惘若有失 wǎng ruò yǒu shī

abcd式
拼音wǎng ruò yǒu shī
注音ㄨㄤˇㄖㄜˇㄧㄡˋㄕ
繁体惘若有失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惘若有失的解释
形容心神恍惚、若有所失的状态,常用来表达一种失落、迷茫的情绪。
出处

1.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精散思越,惘若有失,非敢羡宠光之休。”

2.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人取尝之,果真苦李。或曰:'卿何以知之?'戎曰:'李既多子,必苦,吾何以知之?'后人用'惘若有失'来形容这种情形。
寓意
提醒人们要正视失落的情绪,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列子

1.

听到那个消息后,他惘若有失地坐在那里,久久不能平静。

2.

考试成绩公布后,她惘若有失地看着自己的分数,感到非常失望。

3.

失恋后,他惘若有失地在街上游荡,心中充满了迷茫。

4.

比赛失利后,队员们惘若有失地坐在场边,反思自己的表现。

5.

毕业典礼上,她惘若有失地回顾过去的时光,感慨万千。

6.

他那~的样子显示已经碰了软钉子了。

惘若有失的翻译
德语
scheinbar verloren und desorientiert
日语
茫然自失
法语
sembler perdu et désorienté
英语
seemingly lost and disoriented
惘若有失的字意分解
wǎng
1:(形声。从心;罔声。本义:失意) 同本义。
1:(bōrě):智慧(佛经用语)。
ruò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2:同本义。
3:如同;像。
4:择菜。
5:引申为选择。
6:同,相当。
7:及;到。
8: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和反问句)。
9:诺,应允,后作“诺”。
10:对付,处置。
11:如此,这样。
12:你。
13:其;他的 ——用于他称。
14:这么;那么。用同“偌”。
15:假如;如果。
16:至于 。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17:或;或者。
18:与,和。
19:而。
20:禾秆皮。
21:香草名。
22:秦、汉时县名 。治所在今湖北省宜城县东南。
23:古水名 。即今雅砻江,为金沙江支流。源出青海,东南流经甘孜、新龙等县,到攀枝花市东北入金沙江。
24: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相当于“貌”、“样子”。
25:用于句首。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shī
1:(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同本义。
3:错过。
4:不自禁,忍不住。
5:违背。
6:遗漏。
7:迷失。
8:消失;消灭。
9:淫泆,放荡,放纵。
10:过错,错误。

惘若有失,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ǎng ruò yǒu shī)。abcd式组合,惘若有失意思是:形容心神恍惚、若有所失的状态,常用来表达一种失落、迷茫的情绪。 提醒人们要正视失落的情绪,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