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二虎之力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abcd式
拼音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注音ㄐㄧㄡˇㄋㄧㄡˊㄦˋㄏㄨˋㄓㄌㄧˋ
繁体九牛二虎之力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九牛二虎之力的解释
形容非常大的力量或极大的努力。比喻极其强大的力量或非常大的努力。
出处

1.

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2.

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下》,原文为“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且吾奉天地,顺神明,动无不克,九牛二虎之力,岂能当吾之百万雄师乎?”
寓意
强调通过巨大的努力和力量来完成艰巨的任务,体现不懈的坚持和奋斗精神。
列子

1.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他真是九牛二虎之力。

2.

搬家的时候,大家都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家具搬上楼。

3.

为了赢得比赛,他付出了九牛二虎之力。

4.

为了修复这个古老的建筑,工人们用了九牛二虎之力。

5.

为了准备这次考试,他真是九牛二虎之力。

6.

费了~,把这件事弄妥了,未曾涉讼。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

九牛二虎之力的翻译
德语
enorme Anstrengung
日语
九牛二虎の力
法语
un effort énorme
英语
tremendous effort
九牛二虎之力的字意分解
jiǔ
1:(指事。本义:数词。比八大一的基数)。
2:同本义。
3:第九。
4:《周易》以阳爻为九。
5:泛指多数,数量大。
6:时间长。
7:九月。
8:时令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 。如:今日进九;数九寒天;九尽寒尽。如:九九(自冬至次日起数,每九天为一九,共历八十一日,称为九九)。
9:古国名 。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10:纠合,聚集。
niú
1:(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3:星名。牛宿的省称。
4: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5:姓。
èr
1:(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一加一的和。
3: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1:(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Panthera tigris),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3:比喻残酷凶暴。
4:姓。
1:[方言] 虎不拉:比喜鹊稍大的一种鸟,性猛善鸣。

九牛二虎之力,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abcd式组合,九牛二虎之力意思是:形容非常大的力量或极大的努力。比喻极其强大的力量或非常大的努力。 强调通过巨大的努力和力量来完成艰巨的任务,体现不懈的坚持和奋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