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眦之恨的解释
形容极小的怨恨或愤怒,也指因小事而产生的仇恨。
出处
1.
《三国志·魏志·胡质传》:“武伯南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於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2.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句为“以相如功大,位在己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后人引申为“睚眦之恨”。寓意
提醒人们要宽容大度,不要因小事而产生仇恨。
列子
1.
他因为一点小事怀着睚眦之恨,实在不应该。2.
虽然两人之间有睚眦之恨,但他们最终还是和解了。3.
她对同事的睚眦之恨影响了团队的合作氛围。4.
因为一件小事,他对朋友产生了睚眦之恨,令人遗憾。5.
两人因为睚眦之恨而疏远,实在是得不偿失。6.
冤家路窄、积恨难消,令人不敢复念~也。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回睚眦之恨的翻译
德语
ein Groll über eine Kleinigkeit
日语
些細な恨み
法语
une rancune pour une broutille
英语
a grudge over a trifling matter
睚眦之恨的字意分解
yá
1:眼角。
zì
1:(形声。从目,此声。本义:眼角)。
2:同本义。
3:眼眶。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hèn
1:(形声。从心,艮(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2:同本义。
3:遗憾;后悔。
4:违逆;不听从

睚眦之恨,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á zì zhī hèn)。abac式组合,睚眦之恨意思是:形容极小的怨恨或愤怒,也指因小事而产生的仇恨。 提醒人们要宽容大度,不要因小事而产生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