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斧之诛的解释
比喻严厉的惩罚或彻底的清除,常用来形容对违法乱纪者进行的严厉打击。
出处
1.
唐·孔颍达《春秋正义序》:“一字之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项王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王乃使人以财物购求项王之头,项王之头乃得,汉王乃以千金购项王之头,悬之于宛市,示天下。汉王乃下令曰:‘有敢收项王尸者,罪及三族。’于是项王之尸,卒无收者。汉王乃命萧何以斧诛项羽之将,谓之‘萧斧之诛’。”寓意
强调对违法乱纪行为的严厉打击,体现法律的威严和正义。
列子
1.
公司发现有员工泄露机密,管理层决定采取萧斧之诛,严惩不贷。2.
小区治安委员会对多次扰民的住户采取了萧斧之诛,效果显著。3.
学校对考试作弊的学生采取了萧斧之诛,杜绝了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4.
商场对偷窃的顾客采取了萧斧之诛,起到了震慑作用。5.
为了维护秩序,社区对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采取了萧斧之诛。萧斧之诛的翻译
德语
strenge Strafe
日语
厳罰
法语
punition sévère
英语
severe punishment
萧斧之诛的字意分解
xiāo
1:(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2:同本义。
3:古国名 。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4:县名 。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
5:
6:萧条,冷落;荒凉。
7:稀疏。
8:(sù)。恭敬;严肃。
9:洒脱。
10:姓。
fǔ
1:(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2:同本义。
3: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
4:用斧子劈、砍或破开。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zhū
1:(形声。从言,朱声。本义:声讨、谴责)。
2:同本义。
3:杀戮。夺去生命。
4:又。
5:治罪,惩罚。
6:又。
7:又。
8:要求;索取。
9:讨伐。
10:铲除。
11:记述。

萧斧之诛,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o fǔ zhī zhū)。abac式组合,萧斧之诛意思是:比喻严厉的惩罚或彻底的清除,常用来形容对违法乱纪者进行的严厉打击。 强调对违法乱纪行为的严厉打击,体现法律的威严和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