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冰哭竹的解释
形容对亲人故去的极度悲痛和思念之情。表示对故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常用以表达对亡者的忠诚和不舍。
出处
1.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2.
出自《二十四孝》,讲述的是东汉时的王祥为了尽孝,在严冬时节卧在冰上,希望冰能融化以获得鱼,以及晋代的孟宗为母亲竹笋而哭竹的故事。寓意
表达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和尽孝的决心,体现中华民族重视孝道的传统美德。
列子
1.
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卧冰哭竹,悲痛欲绝。2.
她在母亲的墓前卧冰哭竹,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思念。3.
失去爱犬的小男孩卧冰哭竹,泪水止不住地流。4.
每逢清明节,他都会到爷爷的墓前卧冰哭竹,缅怀故人。5.
在奶奶的周年祭日,家人一起卧冰哭竹,表达对她的怀念。卧冰哭竹的翻译
德语
auf Eis liegen und um Bambus weinen
日语
氷に臥して竹を泣く
法语
se coucher sur la glace et pleurer pour le bambou
英语
lying on ice and weeping for bamboo
卧冰哭竹的字意分解
wò
1:(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2:同本义。
3:躺;卧而不眠。
4:眠,睡。
5:倒伏;横陈。
6:燠,暖。
7:趴伏。
bīng
1:(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同本义。
3:结冰,冻结。
4:使感到极冷。
5:清白,晶莹。
6:姓。
kū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xuān),表示号呼;中间象一人擗踊的样子。本义:悲痛出声,声泪俱下)。
2:同本义(有声有泪)。
3:吊唁,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4:歌。
zhú
1:(象形。小篆字形,象竹茎与下垂的叶片。“竹”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竹”的字大部分是乐器、竹器和记载文字的东西。本义:竹子)。
2:同本义 。多年生常绿植物。茎杆有节,中空,可供建筑用,又可作造纸原料,还可以制成乐器。
3:竹简。
4:古代八音之一,指箫笛一类竹制乐器。
5:竹林。

卧冰哭竹,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wò bīng kū zhú)。abcd式组合,卧冰哭竹意思是:形容对亲人故去的极度悲痛和思念之情。表示对故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悼,常用以表达对亡者的忠诚和不舍。 表达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和尽孝的决心,体现中华民族重视孝道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