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墨濡毫的解释
形容书写前准备工作的细致和认真,特指磨墨和濡湿毛笔的过程。
出处
1.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亭亭正在磨墨濡毫,忽见红红、婉如从外面走来。”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吾不试,故艺。'' 后人引申为书写前的准备。寓意
强调对细节的重视和追求完美的态度,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传承。
列子
1.
书法爱好者每次练习前都磨墨濡毫,确保每一笔都尽善尽美。2.
在绘画课上,老师要求学生们磨墨濡毫,认真对待每一个步骤。3.
为了完成这幅作品,他磨墨濡毫,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4.
小明在参加书法比赛前,仔细地磨墨濡毫,力求完美表现。5.
在古文学习中,老师强调学生要磨墨濡毫,体会古人书写的心境。6.
~作歌行,歌山河山之壮丽兮日新日昌,歌吾民之勤劳兮事业无疆。 ★赵朴初《盘砚歌》磨墨濡毫的翻译
德语
Tinte mahlen und den Pinsel anfeuchten
日语
墨をすって筆を濡らす
法语
broyer l'encre et mouiller le pinceau
英语
grind ink and moisten the brush
磨墨濡毫的字意分解
mò
1:(会意兼形声。从土,从黑,黑亦声。本义:书画所用的黑色颜料,用松烟等原料制成)。
2:同本义。
3:指诗文或书画。
4:绳墨。木工用以校正曲直的墨斗线。
5:中国古代五刑之一。刺刻面额,染以黑色,作为惩罚的标记。商周叫“墨刑”,秦汉叫“黥刑”。
6:绳索。
7:黑色。
8:贪污,不廉洁。
9:不语。
rú
1:古水名。
2:在河北省。
3:尿。
4:儒士,学者。
5:假借为“堧”。空地。
6:沾湿。
7:迟缓;滞留。
8:湿的。
9:缓慢的。
10:柔顺。
háo
1:(毫为豪的俗字。形声。从毛,高省声。本义:长而尖的毛)。
2:同本义。
3:毛笔的头部;毛笔。
4:比喻极细小的东西,细微。
5:单位名。
6:长度单位,等于千分之一寸或1/30毫米。
7:重量单位,等于千分之一钱或0.005克。

磨墨濡毫,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mò mò rú háo)。abcd式组合,磨墨濡毫意思是:形容书写前准备工作的细致和认真,特指磨墨和濡湿毛笔的过程。 强调对细节的重视和追求完美的态度,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