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晦迹 tāo guāng huì jì

abac式
拼音tāo guāng huì jì
注音ㄊㄠㄍㄨㄤㄏㄨㄟˋㄐㄧˋ
繁体韜光晦踖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韬光晦迹的解释
指隐藏自己的光芒和才华,不显露锋芒,保持低调。
出处

1.

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五十六引《高僧传》:“释僧同,韬光晦迹,人莫能知,居寒山。”《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2.

出自《汉书·贾谊传》,原句为“非独迎刃而解,盖亦韬光晦迹,藏器待时也。”
寓意
强调在适当的时候隐藏自己的能力和才华,等待时机成熟再展现。
列子

1.

他在公司里韬光晦迹,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从不争功。

2.

虽然她在班上成绩优秀,但她总是韬光晦迹,不喜欢炫耀。

3.

他韬光晦迹多年,直到退休后才开始展示自己的才华。

4.

在比赛中,他选择韬光晦迹,等待最佳时机再发力。

5.

她在社交场合总是韬光晦迹,不喜欢成为关注的焦点。

6.

单说这自古至今有那一等怀才抱德,~的文人秀才,就比那奇珍异宝,良金美玉,藏于泥土之中。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四十

韬光晦迹的翻译
德语
sein Licht unter den Scheffel stellen
日语
才を隠す
法语
cacher son jeu
英语
hide one's light under a bushel
韬光晦迹的字意分解
tāo
1:(形声。从韦,舀(yǎo)声。韦,熟皮。本义:剑套)。
2:同本义。
3:装弓的袋子。
4:用兵的计谋。
5:掩藏。
6:纳弓于弓袋。
7:包容。
8:宽;缓。
guā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2:同本义。
3:色泽;光彩。
4:荣耀;昭著。
5:光阴,时光。
6:景色。
7:称人来访的敬词。
8:光明,明亮。
9:光滑。
10:裸露。
11:(guǎng)。广大,宽阔。
12:照耀。
13:增辉,发扬光大。
huì
1:(形声。从日,每声。本义: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2:同本义。
3:夜;晚。
4:昏暗。
5:义理深微;隐晦;含蓄。
6:草木凋零。
1:同本义。
2:留下的印子。
3: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4:功劳。
5:追踪;追寻。

韬光晦迹,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āo guāng huì jì)。abac式组合,韬光晦迹意思是:指隐藏自己的光芒和才华,不显露锋芒,保持低调。 强调在适当的时候隐藏自己的能力和才华,等待时机成熟再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