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为法的解释
意思是不能作为法则或标准,通常指某事或某人的行为不够规范或不值得效仿。
出处
1.
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开口便说:《大雅》不作,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杨、马益流宕。建安以后更绮丽,不足为法。”2.
出自《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后人引申为'不足为法'。寓意
提醒人们要谨慎选择效仿的对象,避免误入歧途。
列子
1.
他的行为实在不足为法,我们不应该学习他。2.
这个方法太过草率,实在不足为法。3.
小明的作业潦草得不足为法,老师多次批评他。4.
这篇文章逻辑混乱,实在不足为法。5.
他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实在不足为法。6.
那些工作作风实~。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在前边》不足为法的翻译
德语
nicht als Vorbild dienen
日语
模範とはならない
法语
ne peut servir de modèle
英语
not to be taken as a model
不足为法的字意分解
b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ú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7:重视。
8:止。
9:完成。
10:值得。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fǎ
1:(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2:同基本义。
3:又。
4:法令;规章;制度。
5:标准;模式。
6:方法;办法。
7: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8:尊称佛家的事物。
9: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10:法国的简称。
11:合法。
12:效法。
13:守法。
14:依法处治。
15:姓。

不足为法,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zú wèi fǎ)。abcd式组合,不足为法意思是:意思是不能作为法则或标准,通常指某事或某人的行为不够规范或不值得效仿。 提醒人们要谨慎选择效仿的对象,避免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