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邦的解释
指父母的祖国或故乡,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认同。
出处
1.
《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2.
《诗经·小雅·常棣》:'父母之邦,虽与我戎,吾不与也。'寓意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强调故土情深。
列子
1.
每逢佳节,他都会想起父母之邦,不由得思乡心切。2.
她虽然远在异国他乡,但心中始终挂念着父母之邦。3.
每当听到家乡的歌曲,他都会想起父母之邦,泪水不禁流下。4.
他在国外打拼多年,但始终割舍不下父母之邦的情怀。5.
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对父母之邦怀有深深的眷恋。6.
邦国如是,奚能淹留?吾见放于~矣。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父母之邦的翻译
德语
Heimat der Eltern
日语
父母の故郷
法语
patrie des parents
英语
parents' homeland
父母之邦的字意分解
fǔ
1: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2: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3:开始。
4: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5:(bǔ)。捕捉,捉拿。
fù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本义:父亲)。
2:同本义。
3: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
4:又。
5:又。
6:指万物化生之本。
7:对和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的称呼。如:伯父;叔父;祖父;父老。后亦以称姻亲中的长辈。如:舅父;姨父;岳父。
8:古代天子、诸侯对同姓长辈的称呼。
mǔ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同本义。
3:本源。
4: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bāng
1:(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2:同本义。
3: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
4:泛指国家。
5:国都,大城镇。
6:泛指地方。
7:封,分封。
8:姓。

父母之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fù mǔ zhī bāng)。abac式组合,父母之邦意思是:指父母的祖国或故乡,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认同。 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强调故土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