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以成俗 xí yǐ chéng sú

abcd式
拼音xí yǐ chéng sú
注音ㄒㄧˊㄧˇㄔㄥˊㄙㄨˊ
繁体習以成俗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习以成俗的解释
指习惯成自然,经过长时间的重复,某种行为或做法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成为风俗习惯。
出处

1.

《魏书·高允传》:“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为下者习以成俗,教化陵迟。”

2.

《礼记·乐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后演变为'习以成俗'。
寓意
强调习惯和风俗的形成需要时间和重复的过程,提醒人们要注意培养好的习惯。
列子

1.

在小镇上,每逢节日,人们习以成俗地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2.

他每天早晨跑步,习以成俗,已经坚持了十年。

3.

这个家庭习以成俗地在周末聚餐,增进了亲情。

4.

村民们习以成俗地在秋收后举行丰收节庆祝。

5.

她习以成俗地在睡前阅读,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6.

这已经成为~的事情了。

习以成俗的翻译
德语
durch Übung zur Gewohnheit werden
日语
習慣によって風俗となる
法语
devenir coutumier par la pratique
英语
become customary through practice
习以成俗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羽 。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
2:同本义。
3:反覆练习,钻研。
4:通晓,熟悉。
5:学习。
6:习惯;习惯于,习以为常。
7:训练。
8:习染。
9:习性;习惯。
10:亲信。
11:经常,常常。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7:原因,缘故。
8:无固定职业的人。
9:把,拿 ——表示对事物的处置。
10:依,按,凭 ——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或前提。犹言凭、根据。
11:在,于 ——表示行动的时间、处所或范围。
12:从,自,由 ——表示行动或变化的起点。
13:因为,由于 ——表示行为产生的原因。
14:和,而 ——表示并列关系。
15:则,那么 ——表示条件关系。
16:才。
17:表目的或结果等。
18:用在单纯方位词或时间词之前,表示时间、方位、数量、质量、范围之类的界限。
19:加在句中,表示语气的舒缓或调整节奏。
20:加在句尾,不示肯定语气。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1:(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3: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4:一般人;百姓。
5:平凡;普通;一般。
6: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7:世俗。
8:通俗,流行。
9:从其习俗。
10:厌烦,腻味。

习以成俗,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í yǐ chéng sú)。abcd式组合,习以成俗意思是:指习惯成自然,经过长时间的重复,某种行为或做法逐渐被人们接受并成为风俗习惯。 强调习惯和风俗的形成需要时间和重复的过程,提醒人们要注意培养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