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地成文的解释
形容口才极好,言辞流利,表达清晰,言之有物。
出处
1.
唐·冯贽《云仙杂记》有“唾地成文”一目,赞李贺云:“有人谒李贺,见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而成文三篇。”2.
出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原指孟子的辩才无碍,言辞有如唾液落在地上便成文字。寓意
强调口才的重要性和表达能力的魅力,鼓励人们在交流中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
列子
1.
在辩论赛上,小明唾地成文,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2.
讲故事比赛中,老师唾地成文,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3.
演讲时,他唾地成文,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4.
在课堂上,老师唾地成文,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5.
讨论会上,专家唾地成文,解决了大家的疑问。唾地成文的翻译
德语
beredsam sprechen
日语
雄弁に話す
法语
parler éloquemment
英语
speak eloquently
唾地成文的字意分解
tuò
1:(形声。从口,垂声。本义:口液,唾沫) 同本义。
2:吐唾沫。
3:拖长。表示鄙弃不乐的样子。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dì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chéng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7:平定;讲和。
8:成功。
wén
1:(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同本义。
3:字,文字(“文”,在先秦时期就有文字的意思,“字”,到了秦朝才有此意。分别讲,“文”指独体字;“字”指合体字。笼统地说,都泛指文字)。
4:文章(遣造的词句叫做“文”,结构段落叫做 “章”)。
5:美德;文德。
6:文才;才华。亦谓有文才,有才华。
7:文献,经典;韵文。
8:自然界的某些现象。
9:文治;文事;文职。与“武”相对。
10:法令条文。
11:文教;礼节仪式。
12:又如:文丈(崇尚礼文仪节);文俗(拘守礼法而安于习俗);文致(指礼乐);文貌(礼文仪节);文绪(文教礼乐之事);文仪(礼节仪式)。
13:谥号,谥法:勤学好问叫文。
14:在肌肤上刺画花纹或图案。
15:修饰;文饰。
16:装饰。
17:有文采,华丽。与“质”或“野”相对。
18:紊乱的。
19:用于计算纺织物。
20:姓。

唾地成文,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uò dì chéng wén)。abcd式组合,唾地成文意思是:形容口才极好,言辞流利,表达清晰,言之有物。 强调口才的重要性和表达能力的魅力,鼓励人们在交流中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