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意不回 zhí yì bù huí

abac式
拼音zhí yì bù huí
注音ㄓˊㄧˋㄅㄨˋㄏㄨㄟˊ
繁体執意不迴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执意不回的解释
形容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或回头。
出处

1.

《宋史·王安石传》:“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在垓下之战失败后,执意不回,表现出其刚烈不屈的性格。
寓意
强调坚持己见,不轻易改变的态度,有时可能表现出固执的一面。
列子

1.

他执意不回自己的决定,尽管大家都劝他重新考虑。

2.

小明执意不回,想要独自完成这个项目。

3.

她执意不回,坚持要自己一个人去旅行。

4.

尽管大家都反对,他还是执意不回,继续自己的计划。

5.

朋友们都劝他不要这样做,但他执意不回,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

执意不回的翻译
德语
beharren darauf, nicht zurückzukehren
日语
頑として戻らない
法语
persister à ne pas revenir
英语
insist on not turning back
执意不回的字意分解
zhí
1:(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2:同本义。
3:拿;持。
4:又。
5:操持;执行。
6:主持;掌管。
7:掌握;控制。
8:固执;坚持。
9:取得。
10:判断。
11:堵塞。
12:结下,结成。
13:对待。
14:至交,好友。
15:相当于“用”、“凭”。
16:姓。
1:(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2:同本义。
3: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
4:胸怀;内心。
5:情意;感情。
6:意气; 气势。
7:意图。
8:神情、态度。
9:意料;猜测。
10:怀疑。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huí
1:(囘为回的古字; 廻为迴的俗字。囬、迴同回。象形。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本义:回旋;旋转)。
2:同本义。
3:环绕; 包围。
4:掉转。
5:还,返回。
6:改变。
7:违背。
8:问。
9:姓。

执意不回,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í yì bù huí)。abac式组合,执意不回意思是:形容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或回头。 强调坚持己见,不轻易改变的态度,有时可能表现出固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