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口一言的解释
形容大家意见一致,众口同声。
出处
1.
《魏书·尔朱荣传》:“今海内草草,异口一言,皆云大行皇帝,鸩毒致祸。”2.
《史记·淮阴侯列传》:'异口同声,归咎项王。'寓意
强调团结一致,意见统一的重要性。
列子
1.
大家对这次活动的评价异口一言,认为非常成功。2.
在讨论会上,大家对新方案的看法异口一言,表示赞同。3.
听到这个好消息,朋友们异口一言地表示祝贺。4.
在家庭聚会上,大家对妈妈的厨艺异口一言,赞不绝口。5.
同学们对这次旅行的安排异口一言,认为非常周到。6.
今海内草草,~,昔云大行皇帝鸩毒致祸,臣等外听讼言,内自追测。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四十七回异口一言的翻译
德语
einstimmig sprechen
日语
一口同音
法语
parler d'une seule voix
英语
speak with one voice
异口一言的字意分解
yì
1:(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同本义。
3:不同。
4:其他,别的。
5:护翼。
6:区别;分开。
7:觉得奇怪;诧异。
8:恭敬。
9:辅助。
10: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11:指特殊本领、才能。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yán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7:陈述;叙述。
8:解释引文、词语或某种现象的发端词,相当于“就是说”或“意思是”。
9:说明。
10:话,言语,口语。又特指怨言、谤言。
11:言论;见解;意见。
12:言辞;辞令;辞章。
13:政令;号令。
14:誓言;盟辞;约言。
15:建议;主意;计策。
16:学说;主张。
17:言语或文章中的字。
18: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
19:著作。
20:无义,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
21:姓。

异口一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ì kǒu yī yán)。abcd式组合,异口一言意思是:形容大家意见一致,众口同声。 强调团结一致,意见统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