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声厉色 jí shēng lì sè

abac式
拼音jí shēng lì sè
注音ㄐㄧˊㄕㄥㄌㄧˋㄙㄜˋ
繁体疾聲厲色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疾声厉色的解释
形容说话声音急促,语气严厉,表现出愤怒或不满的情绪。
出处

1.

《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项羽在鸿门宴上对刘邦的态度。
寓意
提醒人们在表达愤怒或不满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伤害他人感情。
列子

1.

妈妈发现孩子没有完成作业,疾声厉色地批评了他。

2.

老板发现员工迟到,疾声厉色地训斥了他一番。

3.

老师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疾声厉色地要求他立即停止。

4.

当他发现朋友欺骗了他,他疾声厉色地质问对方。

5.

在比赛中,教练看到队员犯规,疾声厉色地提醒他要注意纪律。

6.

惟~,以违制相胁下。 ★清·梁启超《收回干线铁路问题》

疾声厉色的翻译
德语
streng und hart
日语
厳しく叱る
法语
sévère et dur
英语
stern and harsh
疾声厉色的字意分解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2:轻微的叫疾。
3:泛指病。
4:疫疠;发生疫疠。
5:痛苦;忧患。
6:缺点,毛病,瑕疵。
7:快速;急速。
8:敏捷;轻快。
9:急剧而猛烈。
10:强大,宏大。
11:患病,生一般的病。
12:厌恶;憎恨。
13:嫌怨。
14:妒忌。
15:忧虑。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1:(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2:同本义。
3:祸患;危险。
4:恶鬼。
5:疠,瘟疫,传染病。
6:河岸,水旁;边。
7:带,衣带的下垂部分。
8:(lài)。恶疮。
9:磨,磨快。
10:砥砺,磨练。
11:振奋。
12:激励,勉励。
13:连衣涉水。
14:策,鞭打。
15:警惕。
16:疾飞。
17:害;虐害;损害。
18:得传染病。
19:变为恶鬼。
20:严厉(威严不随和)。
21:猛烈。
22:恶,凶恶。
23:危险。
24:味道浓烈。
25:姓。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7: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8: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9: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10:风景;景观。
11:天色。
12:生气;变脸。
13:惊惧。
shǎi

疾声厉色,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í shēng lì sè)。abac式组合,疾声厉色意思是:形容说话声音急促,语气严厉,表现出愤怒或不满的情绪。 提醒人们在表达愤怒或不满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伤害他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