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悖无道的解释
形容行为狂妄、悖逆、没有道德底线。
出处
1.
《汉书·五行志》:“汉大臣征贺为嗣,即位,狂悖无道。”2.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及项羽背关怀楚,杀宋义,立怀王,号为义帝,狂悖无道。”寓意
警示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切勿狂妄悖逆。
列子
1.
小明的行为越来越狂悖无道,让家长非常头疼。2.
他因为狂悖无道的言行,被学校开除。3.
公司里那个狂悖无道的人最终被辞退了。4.
面对狂悖无道的行为,同事们都感到非常愤怒。5.
她对朋友的狂悖无道让大家都疏远了她。6.
昔桓玄篡逆~,已有此论。 ★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二狂悖无道的翻译
德语
skandalös und unmoralisch
日语
狂悖無道
法语
outrageux et immoral
英语
outrageous and immoral
狂悖无道的字意分解
kuáng
1:(形声。本义:狗发疯)。
2:同本义。也指狗发疯。
3:引申指“人的精神失常”,“疯癫”。
4:狂妄。
5:狂放,任性放荡。
6:凶猛。
7:汹涌。
8:欺骗。
9:(wǎng)。去。
bèi
1:(形声。从心,孛(bèi)声。本义:违反,违背)。
2:同本义。
3:掩蔽。
4:叛乱。
5:惑乱;糊涂。
6:荒谬;谬误。
7:背谬,行不通。
mó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wú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dào
1:(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2:同本义。
3:道德,道义、正义。
4:道教的教义。
5:道教;道士。
6:路程;行程。
7:方式,方法;技能。
8:地域的区划名 。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明清时指在省府之间设置的监察区。如“凤庐道”。
9:学术 或宗教教义。
10: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
11:方向;志向。
12:说,讲。
13:取道,经过。
14:引导,疏导。
15:料;想,以为。
16:从,由。

狂悖无道,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kuáng bèi wú dào)。abcd式组合,狂悖无道意思是:形容行为狂妄、悖逆、没有道德底线。 警示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切勿狂妄悖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