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处之徒的解释
指那些在隐秘或偏僻的地方学习和生活的人,常用来形容隐士或不问世事的人。
出处
1.
《后汉书·隗嚣传》:“而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2.
出自《庄子·大宗师》中的“吾师乎,吾师乎,鱼馁而水寒,吾处也。”寓意
强调隐居生活和远离世俗的追求,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列子
1.
他辞去工作,搬到山里,成为了一名穴处之徒。2.
在城市的喧嚣中,他向往成为穴处之徒,过上宁静的生活。3.
她在乡下的一间小屋里,过着穴处之徒的生活,远离尘世的纷扰。4.
他放弃了都市的繁华,选择做一名穴处之徒,享受自然的宁静。5.
在深山中,他像穴处之徒一样,潜心研究自己的学术。6.
群居~,人人抵掌,欲为不善之计。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十八回穴处之徒的翻译
德语
Einsiedler
日语
隠者
法语
ermite
英语
hermit
穴处之徒的字意分解
xué
1:(象形。小篆字形,上面是“宀”,表覆盖物;下面两边表示洞孔。本义:土窟窿,地洞)。
2:同本义。
3:墓穴;埋棺材的坑。
4:动物的窝。
5:指敌人或奸人盘据、藏匿的地方。
6:地道。
7:水道。
8:穴居;穴藏。
9:挖凿;洞穿。
chú
1:(会意。从口,从文,或从处,虍(hū)声。“处”即“處”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hù)”变成了形声字。本义:中止;停止)。
2:同本义。
3:居住;生活。
4:居家不仕,隐居。
5:惩罚。
6:治理;办理。
7:决断;定夺。
8:对待。
9:相交,交往。
10:定,常。
chù
1: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tú
1:(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2: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3: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4:服徭役的人。
5:门徒,弟子。
6:奴仆。
7:独,仅仅。
8:徒然,枉然。
9:姓。

穴处之徒,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ué chù zhī tú)。abcd式组合,穴处之徒意思是:指那些在隐秘或偏僻的地方学习和生活的人,常用来形容隐士或不问世事的人。 强调隐居生活和远离世俗的追求,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