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难而退的解释
知道事情困难就退缩,形容遇到困难就放弃的态度。
出处
1.
《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2.
《论语·泰伯》:'知其不可而为之',后人反其意而用之。寓意
告诫人们面对困难不应轻易放弃,要有坚持和勇气的精神。
列子
1.
面对复杂的数学题,他知难而退,没有继续尝试。2.
在登山过程中,遇到陡峭的山路,她知难而退,选择了返回。3.
当看到项目难度很大时,他知难而退,放弃了参与。4.
在比赛中遇到强劲对手,他知难而退,选择了弃权。5.
面对新工作的挑战,她知难而退,决定不接受这个职位。6.
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 ★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知难而退的翻译
德语
vor Schwierigkeiten zurückweichen
日语
困難に直面して退く
法语
reculer devant la difficulté
英语
back down in the face of difficulty
知难而退的字意分解
zhī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7:识别;区别。
8:赏识。
9:要好。
10:感到,感觉,察觉。
11:参与。
12:知识。
13:知觉。
14:知己。
15:“智”的古字。智慧;才智。
nán
1:(形声。从隹(zhuī)?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困难;艰难;不容易。
3:不可;不好。
4: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5:使感到困难。
6:
7:恐惧。
8:敬。
9:驱除疫鬼之祭。
nàn
1: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2: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3:怨仇;仇敌。
4:诘问;责难。
5:抵挡;拒斥。
6:论说;争辩。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tuì
1:(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2:同本义。
3:退却;打退。
4:引申为减退;下降。
5:辞去官职;退隐。
6:离去,退出。
7:谦让。
8:改悔。
9:脱去。
10:返回,归。
11:天文学上称天体自东向西运行为“退”。

知难而退,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ī nán ér tuì)。abac式组合,知难而退意思是:知道事情困难就退缩,形容遇到困难就放弃的态度。 告诫人们面对困难不应轻易放弃,要有坚持和勇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