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不中礼 jiǎn bù zhōng lǐ

abac式
拼音jiǎn bù zhōng lǐ
注音ㄐㄧㄢˇㄅㄨˋㄓㄨㄥˋㄌㄧˇ
繁体儉不中禮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俭不中礼的解释
形容过分节俭以至于不符合礼节或礼仪的要求。强调节俭应有度,不能因节俭而失礼。
出处

1.

《诗经·唐风·蟋蟀序》:“《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

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后世引申为过度节俭反而不符合礼仪的现象。
寓意
提醒人们在节俭的同时,也要注意礼节和礼仪,切勿因小失大。
列子

1.

为了省钱,他连亲戚的婚礼都不参加,真是俭不中礼。

2.

她过生日时只买了一个小蛋糕,朋友们都觉得她俭不中礼。

3.

为了节省开支,他连基本的礼貌都不顾,真是俭不中礼。

4.

他连请客吃饭都只点最便宜的菜,朋友们都说他俭不中礼。

5.

为了省钱,他连基本的礼物都不送,真是俭不中礼。

6.

珪既~,时论以是少之。 ★《旧唐书·王珪传》

俭不中礼的翻译
德语
geizig bis zur Unhöflichkeit
日语
倹約が過ぎて礼を失する
法语
avare au point d'être impoli
英语
penny-wise and pound-foolish
俭不中礼的字意分解
jiǎn
1:(形声。从人,佥(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2:同本义。
3:节俭,节省。
4:贫乏;贫苦。
5:歉收。
6:薄;少。
7:险要。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zhōng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同本义。
3:又。
4:内,里面。与“外”相对。
5:半;中途;半中腰。
6: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7: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8:内心。
9:内脏。
10:中介人。
11:中等。
12:容易。
13:合适,适当。
14:不偏不倚,正。
15:忠诚。
16:姓。
zhòng
1: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2:受到;遭到。
3:造谣;中伤。
4:合于;符合。
5:考取;录取。
6:得到。
7:满,充满。
8:位居第二的。
1:(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同本义。
3:表示敬意;尊敬。
4:礼拜,顶礼膜拜。
5:礼遇;厚待。
6:礼节。
7: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8:礼仪。
9:礼物。
10:礼貌。
11:又。
12:礼文;礼书。
13:(tǐ)。身体。
14:姓。

俭不中礼,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iǎn bù zhōng lǐ)。abac式组合,俭不中礼意思是:形容过分节俭以至于不符合礼节或礼仪的要求。强调节俭应有度,不能因节俭而失礼。 提醒人们在节俭的同时,也要注意礼节和礼仪,切勿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