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冠束带 dǐng guān shù dài

abcd式
拼音dǐng guān shù dài
注音ㄉㄧㄥˇㄍㄨㄢˋㄕㄨˋㄉㄞˋ
繁体頂冠束帶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顶冠束带的解释
顶冠束带形容一个人庄重、整齐的装束,通常指古代官员或士大夫的正式服饰。
出处

1.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本来历史是最不可靠的东西,奉敕编纂的史官,不过是顶冠束带的抄胥。”

2.

出自《礼记·玉藻》:'缟冠玄武,玄冠缟武,弁绖带,素积带,服之制也。' 其中提到的冠和带是古代官员的服饰的一部分。
寓意
强调对传统礼仪和身份的尊重,体现出庄重和整齐的形象。
列子

1.

参加典礼时,他顶冠束带,显得格外庄重。

2.

在传统婚礼上,新郎顶冠束带,显得非常正式。

3.

古装剧中,演员们顶冠束带,展现了古代官员的风范。

4.

他参加祭祀活动时,顶冠束带,表现出对传统的尊重。

5.

在历史剧中,主角顶冠束带,显示出其身份的高贵。

顶冠束带的翻译
德语
gekrönt und gegürtet
日语
冠と帯
法语
coiffé et ceinturé
英语
crowned and sashed
顶冠束带的字意分解
dǐng
1:(形声。从页(xié),丁声。从“页”,表示与人头有关。本义:人头的最上端)。
2:同本义。
3:引申为物的最上部;前部。
4:顶子。清代官吏依其等级在冠上,缀珠玉宝石金银等以为饰,谓之顶。
5:以头承戴。
6:支撑;承担。
7:到。
8:旧时指转让或取得企业经营权、房屋或土地租赁权。
9:拜。
10:围棋手法的术语。
11:相当;抵得上。
guān
1:(会意。从“冖”(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同本义。
3: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guàn
1:戴;戴帽子。
2: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3: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shù
1:(会意。从囗(weí)木。在木上加圈,象用绳索把木柴捆起来。本义:捆绑)。
2:同本义。
3:约束;限制。
4:收拾;整理。
5:搁置。
6:把,小捆。
7:姓。
dài
1:(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2:同本义。
3:泛指狭长形条状物。
4:佩带。
5:携带。
6:兼管。
7: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又” 连说带比划的,就交上朋友了;带口(随口)。
8:表示附有较小的数量。

顶冠束带,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ǐng guān shù dài)。abcd式组合,顶冠束带意思是:顶冠束带形容一个人庄重、整齐的装束,通常指古代官员或士大夫的正式服饰。 强调对传统礼仪和身份的尊重,体现出庄重和整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