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的解释
止戈为武,意思是通过停止战争来实现和平,强调以和平手段解决冲突。
出处
1.
《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2.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止戈为武。'寓意
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强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列子
1.
两个孩子在玩耍时起了争执,但很快他们就止戈为武,继续一起玩乐。2.
同学们在讨论中意见不一,但最终大家止戈为武,达成一致意见。3.
在家庭聚会上,虽然有小小的不和,但大家很快止戈为武,继续享受美好的时光。4.
在运动场上,虽然比赛激烈,但运动员们赛后止戈为武,友好握手。5.
社区活动中,虽然有不同的意见,但大家止戈为武,共同完成活动。6.
然后除其苛令,与其约法,振旅而还,~。 ★《北齐书·文苑传·樊逊》止戈为武的翻译
德语
Feuer einstellen, um Frieden zu erreichen
日语
戦争を止めて平和を実現する
法语
cesser le feu pour atteindre la paix
英语
cease fire to achieve peace
止戈为武的字意分解
zhǐ
1:(“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 同本义。
2:停住,中断进程。
3:又。
4:阻止,不让进行。
5:又。
6:居住。
7:停留,逗留。
8:仅;只。
9:又。
10:又。
11: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
gē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3:泛指兵器。
4:战争;战乱。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wǔ
1:(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同本义。
2:指干戈军旅之事。
3:士,兵,卒。
4:古以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5:舞蹈
6:足迹。
7:古州名 。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8:金属打击乐器。
9:继承。
10:半步。古代六尺为步,半步为武。
11:姓。

止戈为武,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ǐ gē wèi wǔ)。abac式组合,止戈为武意思是:止戈为武,意思是通过停止战争来实现和平,强调以和平手段解决冲突。 倡导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强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