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事 guó jiā dà shì

abcd式
拼音guó jiā dà shì
注音ㄍㄨㄛˊㄍㄨㄉㄚㄕˋ
繁体國傢大事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国家大事的解释
指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大事,通常涉及国家政策、重大决策等。
出处

1.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2.

出自《汉书·王莽传上》:'国家大事,必与公卿共议。'
寓意
强调对国家重要事务的关注和参与,体现公民责任感。
列子

1.

讨论国家大事时,大家都非常认真。

2.

他总是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讨论。

3.

媒体报道了最近的国家大事,引发了广泛关注。

4.

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关于国家大事的知识。

5.

在社区会议上,大家一起讨论了与国家大事相关的问题。

6.

普通一般学者,只在书斋里打圈子,对于~则不闻不问。 ★郭沫若《王安石》

国家大事的翻译
德语
Staatsangelegenheiten
日语
国家の大事
法语
affaires nationales
英语
national affairs
国家大事的字意分解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jiā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7:娘家。
8:学术或艺术流派。
9: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分的人。
10: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工作、担任某种职务的人。
11:指某一集团或某一方面 。 如: 三家条约。
12:家财,财产。
13:又如:分家;发家;家破人亡;抄家。
14:朝廷。
15:又如:汉家(即汉朝);随家(即隋朝);家历(皇朝的历数)。
16:都城。
17:帝王或太子。
18:又如:家吏(皇后或太子的官属)。
19:古代医书上指患某种病的人。
20:私家的,个人的 ,与“公”相对。
21:娶妻;成家。
22:安家;定居。
23:稼穑。种谷曰稼,收获曰穑。
1:
jie
1:词尾。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脚。“大”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大”的字往往与人类或人事有关。本义:大小的“大”)。
2:形容体积、面积、数量、力量、规模、程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
3:年辈较长或排行第一的。
4:重要,重大。
5:德高望重的。
6:超过一般。
7:学识渊博的。
8:规模大。
9:性质严重。
10:达到很广范围或很高程度,大肆。
11:很,太,非常。
12:大人。
13:大小。
14:长大。
15:超过。
16:姓。
dài
1:“大夫”、“大王”。
2:世代。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国家大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guó jiā dà shì)。abcd式组合,国家大事意思是:指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大事,通常涉及国家政策、重大决策等。 强调对国家重要事务的关注和参与,体现公民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