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无事 tài píng wú shì

abcc式
拼音tài píng wú shì
注音ㄊㄞˋㄆㄧㄥˊㄇㄛˊㄕˋ
繁体太平無事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太平无事的解释
形容社会安定,没有战争或动乱,生活平静无事。
出处

1.

明·焦竑《玉堂丛语·方正》:“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2.

《史记·商君列传》:'民知犯法则死而更生,泰平无事,则安土重迁。'
寓意
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强调和平的重要性。
列子

1.

退休后,他们在乡下过着太平无事的日子,享受着田园生活。

2.

这个小镇一直太平无事,是个适合养老的好地方。

3.

经过一番努力,社区终于恢复了太平无事的状态。

4.

他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够一直保持太平无事的生活。

5.

在太平无事的环境中,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6.

钱钟书《围城》:“直到大考,~。”

太平无事的翻译
德语
Frieden und Ruhe
日语
平和無事
法语
paix et tranquillité
英语
peace and quiet
太平无事的字意分解
tài
1:(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2: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3:身分最高或辈数更高的。
4:大的,广大的。
5:古代记数有所超过称“太”。
6:安宁的,秩序正常的。也作“泰”。
7:亨通;顺利。
8:泰阶,星名,即三台。又比喻三公。
9:过于;过分。
10:又。
píng
1:(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2:同本义。
3:平坦,没有高低凹凸。
4:平安;太平。
5:均平;齐一。
6:均等。
7:平允,公正。
8:平地,平整土地。
9:平定;平息。
10:评论。
11:媾和;和好。
12:标准。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7:未,不曾,没。
8:不必,不值得。
9:
10: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11: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12:用在句首,无义。
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太平无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tài píng wú shì)。abcc式组合,太平无事意思是:形容社会安定,没有战争或动乱,生活平静无事。 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珍惜,强调和平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