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之穿凿 shī zhī chuān záo

abac式
拼音shī zhī chuān záo
注音ㄕㄓㄔㄨㄢㄗㄠˊ
繁体失之穿鑿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失之穿凿的解释
形容过分地去推求、解释,往往导致牵强附会,失去了本意。
出处

1.

宋·洪迈《容斋续笔·义理之说无穷》卷二:“用是知好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2.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失之穿凿,附会古意。'
寓意
提醒人们在解释或推求事物时要避免过度解读,保持客观和理性。
列子

1.

他在解释这首诗时,失之穿凿,弄得大家一头雾水。

2.

小明在分析这道题时,失之穿凿,结果答案离题万里。

3.

讨论历史事件时,他总是失之穿凿,常常让听众感到困惑。

4.

她在研究这部小说时,失之穿凿,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误解。

5.

他在解释这个现象时,失之穿凿,让大家觉得他的理论不靠谱。

6.

“天阙象纬逼”,当如旧字,作“天窥”、“阅”,咸~。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失之穿凿的翻译
德语
weit hergeholt
日语
穿鑿
法语
tiré par les cheveux
英语
far-fetched
失之穿凿的字意分解
shī
1:(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同本义。
3:错过。
4:不自禁,忍不住。
5:违背。
6:遗漏。
7:迷失。
8:消失;消灭。
9:淫泆,放荡,放纵。
10:过错,错误。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chuān
1:(会意。从牙,从穴。牙在穴中,表示穿通的意思。本义:穿通,穿破)。
2:同本义。
3:通过、透过(空隙、空间等)。
4:贯通;贯串。
záo
1:(形声。从金,鑿(zuò)省声。从金,表示与金属制品有关。本义:凡穿物使通都称凿)。
2:同本义。
3:挖掘;开凿。
4:开通。
5:穿凿附会。
6:戳,用手指头猛地一推。
7:舂米使之精白。
8:引申为冲刷。
9:敲击,捶打。
10:凿子。
11:古代用以施行黥刑的刑具。因指黥刑。

失之穿凿,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ī zhī chuān záo)。abac式组合,失之穿凿意思是:形容过分地去推求、解释,往往导致牵强附会,失去了本意。 提醒人们在解释或推求事物时要避免过度解读,保持客观和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