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口杂的解释
形容人多而意见杂乱,难以统一。
出处
1.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耑能造言诽谤主人。”2.
出自清代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五回:“人多口杂,难保不有是非。”寓意
提醒人们在人多意见杂乱的情况下,需注意协调与沟通的重要性。
列子
1.
家庭聚会上,人多口杂,大家对晚餐的菜式各有意见,难以达成一致。2.
公司会议上,人多口杂,关于新项目的讨论迟迟无法做出决定。3.
社区活动的策划过程中,人多口杂,最终方案拖延了很长时间。4.
朋友聚会时,人多口杂,关于去哪里玩的讨论持续了很久。5.
班级讨论课题时,人多口杂,老师很难统一大家的意见。6.
在~的地方,我就尽可能的少作些引人注目的行为。 ★夏衍《谈自己》人多口杂的翻译
德语
Zu viele Köche verderben den Brei
日语
人の多さは意見の雑多さ
法语
trop de cuisiniers gâtent la sauce
英语
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
人多口杂的字意分解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du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2:同本义。
3:重。与“轻”相对。
4:贤;好。
5:赞许,推崇。
6:多么。
7:虚指某种程度。
8:只,仅仅。
9:大多。
10:姓。
k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3:出入通过的地方。
4:又。
5:又。
6:口才。
7: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8: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zá
1:(形声。从衣,集声。本义:五彩相合)。
2:同本义。
3:混合;搀杂。
4:聚会;聚集。
5:驳杂不纯。
6:众多。
7:交错,交会。
8:都;共同。
9:旧时等外的小官为杂职,如清代九品未入流之类或统称为佐杂。
10:传统戏曲角色名。元杂剧、明清传奇以至京剧里的“杂”,一般扮演杂差、百姓等人物。

人多口杂,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rén duō kǒu zá)。abac式组合,人多口杂意思是:形容人多而意见杂乱,难以统一。 提醒人们在人多意见杂乱的情况下,需注意协调与沟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