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嘴皮子的解释
形容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长时间的争论、辩论或讨价还价,通常带有不耐烦或厌烦的情绪。
出处
出自民间口语,没有明确的文献出处。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应学会果断和高效。
列子
1.
他们为了这个合同条款磨嘴皮子磨了整整一个下午。2.
妈妈和小贩为了几块钱的价格磨嘴皮子,最后还是没买成。3.
两个小朋友为了玩具的归属权磨嘴皮子,结果谁也没玩成。4.
同事们为了谁来做这个项目磨嘴皮子,搞得大家都很不开心。5.
为了晚餐吃什么磨嘴皮子,最后决定还是点外卖解决。6.
我不想跟你~。磨嘴皮子的翻译
德语
hin und her diskutieren
日语
言い争い
法语
discuter sans fin
英语
argue back and forth
磨嘴皮子的字意分解
zuǐ
1:(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2:同本义。
3:鸟嘴。
4:中古时期,嘴引申指人或动物的口腔器官。
5:从鸟嘴外形突出引申出表示物体的突出部分。
6:说话。
pí
1:(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同本义。
3:兽皮。
4:皮毛;皮革。
5: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zǐ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zì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磨嘴皮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mó zuǐ pí zi)。abac式组合,磨嘴皮子意思是:形容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长时间的争论、辩论或讨价还价,通常带有不耐烦或厌烦的情绪。 提醒人们不要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应学会果断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