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不由衷 xìn bù yóu zhōng

abcd式
拼音xìn bù yóu zhōng
注音ㄒㄧㄣˋㄅㄨˋㄧㄡˊㄓㄨㄥ
繁体信不由衷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信不由衷的解释
形容所说的话不是出自真心,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
出处

1.

《左传·隐公三年》:“信不由中,质无益也。”《一国志·魏志·臧洪传》:“然犹复云云者,仆以是知足下之言,信不由衷,将以救祸也。”

2.

出自《孟子·离娄下》:'信而后谏,不信则以为谗言。'后演变为'信不由衷',形容言语不真诚。
寓意
提醒人们要注意言语的真实性,警惕虚假的承诺和赞美。
列子

1.

他虽然在表面上答应了我的请求,但从他的表情来看,我感觉他是信不由衷。

2.

当我听到她的道歉时,我怀疑她的话是信不由衷的,因为她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悔意。

3.

在朋友聚会上,他对大家的赞美让我觉得是信不由衷的,因为他平时并不这样说话。

4.

虽然她在电话里说很高兴,但她的语气让我觉得她的话是信由衷的。

5.

在比赛中,他对对手的祝贺听起来像是信不由衷,因为他看起来并不开心。

6.

败之自彼,信不由衷,~。 ★《宋史·林栗传》

信不由衷的翻译
德语
nicht von Herzen
日语
心からではない
法语
pas sincère
英语
not from the heart
信不由衷的字意分解
xìn
1:(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同本义。
3:真实,不虚伪。
4:相信;信任。
5:守信用。
6:住宿两夜。
7:证实;应验。
8:知晓。
9:信约;盟约。
10:符契;凭证。
11: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12:音讯。
13: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14:放任;随便。
15:果真,的确。
16: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yóu
1:(《说文》无“由”字,古字字形)。
2:树木生新枝。亦泛指萌生。
3:经,由。
4:行走。
5:(yǐ)。用。
6:任用。
7:听凭;听任。
8:遵从;遵照。
9:蹈行;践履。
10:原由;缘故。
11:来源;开头。
12:机缘;机会。
13:法式。
14:途径;办法。
15:因为;由于。
16:自,从…(表示起点)。
zhōng
1:(形声。从衣。中声。本义:贴身的内衣)。
2:同本义。
3:内心。
4:中心,中央。
5:贴身穿着;穿在里面。
6:引申为包围。
7:正;正派。
8:善;福。
9:忠诚。
10:姓。
zhòng
1:适合,恰当。

信不由衷,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ìn bù yóu zhōng)。abcd式组合,信不由衷意思是:形容所说的话不是出自真心,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 提醒人们要注意言语的真实性,警惕虚假的承诺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