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之苇苕 xì zhī wěi tiáo

abac式
拼音xì zhī wěi tiáo
注音ㄐㄧˋㄓㄨㄟˇㄕㄠˊ
繁体係繫之葦苕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系之苇苕的解释
形容细小柔弱,常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力量薄弱的情况。
出处

1.

《荀子·劝学》:“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2.

出自《诗经·小雅·采菽》中的“如彼维何,维常之华。纷纷其黄,我心伤悲。”后人引申为细小柔弱之物。
寓意
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微小的事物,但也警示力量薄弱时需要加倍努力。
列子

1.

他虽然努力了,但力量实在是系之苇苕,难以撼动大局。

2.

面对巨大的挑战,我们的准备显得系之苇苕。

3.

小小的建议在会议上显得系之苇苕,没人理会。

4.

她在团队中的作用显得系之苇苕,常常被忽略。

5.

这个项目的资金投入实在是系之苇苕,难以推进。

系之苇苕的翻译
德语
so schwach wie ein Schilfrohr
日语
葦のごとく弱い
法语
aussi faible qu'un roseau
英语
as weak as a reed
系之苇苕的字意分解
1:拴;系结。
2:约束;羁绊。
3:拘囚。
4:牵涉;关连。
1:(“系”、“係”、“繫”三字的意义界限不清楚,故往往通用,且经传多以繫为之,只有世系的意义,只用“系”字。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爪”,下面是“丝”。丝悬于掌中而下垂。本义:悬,挂)。
2:同本义。
3:拴;绑。
4:拘囚;关进牢狱。
5:牵挂。
6:依附。
7:关联。
8:系物的带、绳。
9:世系;系统。
10:地质学名词 。地层系统分类的第二级,小于界,相当于地质年代的纪。
11:姓。楚有系益。
12:束缚;捆绑。
13:继续;接续。
14:维系;关联。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wěi
1:(形声。从艸,韦声。本义:芦苇) 同本义。
sháo
1:——如“红苕”。甘薯的别名。
tiáo
1:(形声。从艸,召声。本义:陵苕。亦名“凌霄”、“紫葳”。“蔓生草”)。
2:同本义。
3:紫葳科落叶木质藤本,借气根攀附在其他物上。花冠漏斗状钟形,大而鲜艳,橘红色,栽培供观赏,花入药,破血去瘀。
4:苕菜,即紫云英 。豆科。一二年生草本。为优良的绿肥作物,也作蔬菜和家畜饲料。
5:本作“芀”。芦苇的花。苕杆可为帚。
6:水名 。
7:高、远 。

系之苇苕,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ì zhī wěi tiáo)。abac式组合,系之苇苕意思是:形容细小柔弱,常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力量薄弱的情况。 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微小的事物,但也警示力量薄弱时需要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