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之愚的解释
比喻自己的一点愚见或浅见,常用于谦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出处
1.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2.
出自《论语·子张》:'夫子之得邦也,必使有勇且知者居之,亦可谓一得之愚矣。'寓意
强调谦虚的态度,鼓励人们在表达意见时保持谦逊。
列子
1.
在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时,我提出了一得之愚,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2.
对于如何组织这次活动,我只有一得之愚,供大家参考。3.
在朋友聚会上,我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愚,大家都觉得很有趣。4.
在家庭会议上,我提出了关于节约用水的一得之愚,大家都表示赞同。5.
在班级讨论中,我分享了一得之愚,同学们纷纷表示认同。6.
倘不尽~,殆自放于国民之外。 ★鲁迅《集外集拾遗·出世辞》一得之愚的翻译
德语
eine bescheidene Meinung
日语
一得の愚見
法语
une opinion modeste
英语
a humble opinion
一得之愚的字意分解
yī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dé
1:(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找到。
4:得知。
5:捕获。
6:成功;完成。
7:适,合。
8:具备。
9:,恩惠,感恩。
10:助动词。能,能够。
11:得意,满足。
12:看到。
13:收获,心得。
14:德,道德,有德之人。
15:必须,应该。
16:合适;正确。
de
děi
1: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yú
1:(会意。从心,从禺(yù)。从心,与性情有关。禺,猴属,兽之愚者。本义:愚蠢,愚昧)。
2:同本义。
3:又。
4:自称之谦词。
5:敦厚。
6:蒙蔽;欺骗。

一得之愚,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ī dé zhī yú)。abcd式组合,一得之愚意思是:比喻自己的一点愚见或浅见,常用于谦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强调谦虚的态度,鼓励人们在表达意见时保持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