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体不勤 sì tǐ bù qín

abcd式
拼音sì tǐ bù qín
注音ㄙˋㄊㄧˇㄅㄨˋㄑㄧㄣˊ
繁体四體不勤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四体不勤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四肢不勤快,懒惰,不爱劳动。
出处

1.

先秦·孔子《论语·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2.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后人引申为四肢不勤快。
寓意
提醒人们要勤劳,不要懒惰,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整天躺在床上,四体不勤,连自己的房间都不打扫。

2.

小明总是四体不勤,作业都是妈妈帮他完成的。

3.

公司里有些员工四体不勤,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4.

爷爷批评小孙子四体不勤,让他多做些家务活。

5.

她虽然聪明,但因为四体不勤,生活上总是依赖别人。

6.

你也该学一学人家眉妹子,不应~,好逸恶劳。 ★刘绍棠《瓜棚柳巷》

四体不勤的翻译
德语
faul und untätig
日语
四肢不勤
法语
paresseux et inactif
英语
lazy and inactive
四体不勤的字意分解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2:。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3:古代一车四马称“驷”。
1:(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lǐ)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同本义。
3:手脚、四肢。
4:形体 ;体态。
5:牲体。
6:事物的主要部分。
7:实体。
8:规格;法式。
9:占卜时的兆象。
10:又如;体象(象征)。
11:本性,本质 。
12:准则。
13:文体 。
14:体制。
15:又如:政体;国体。
16:动词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动作的性质或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最初用于斯拉夫语言,后来用于其他语言 。
17:如:完成体;进行体。
18:文字的书写形式 。
19:如:草体;楷体;宋体;字体;印刷体。
20:立体。
21:亲身经验;体察。
22: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
23:划分,分解。
24:成形。
25:表现;体现。
26:效法。
27:相承;继承。
28:生长。
29:包含;容纳。
30:体验;实行。
1:亲近的,贴心的。
2: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
3:私下里。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qín
1:(形声。右形,左声。本义:劳累,劳苦)。
2:尽力多做,不断地做。
3:为某人某事尽力;帮助。
4:竭,完。
5:劳倦,辛苦。
6:次数多,经常。

四体不勤,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ì tǐ bù qín)。abcd式组合,四体不勤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四肢不勤快,懒惰,不爱劳动。 提醒人们要勤劳,不要懒惰,强调劳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