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春寒的解释
形容初春时节天气寒冷,带有料峭的寒意。常用来描绘早春的冷冽气候。
出处
1.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2.
唐代·杜甫《春日忆李白》诗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料峭春寒中,忆君不可亲。”寓意
提醒人们在早春时节注意保暖,体会季节变化的微妙。
列子
1.
料峭春寒中,她披上了一件薄外套,继续在公园里散步。2.
尽管料峭春寒,他还是坚持每天早晨跑步锻炼身体。3.
料峭春寒的早晨,小区里的人们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4.
在料峭春寒的时节,家里暖气开得特别足。5.
料峭春寒的天气里,朋友们约好一起喝热茶取暖。6.
~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宋·吴文英《风入松》词料峭春寒的翻译
德语
frühlingskalte Brise
日语
冷たい春風
法语
brise printanière glaciale
英语
chilly spring breeze
料峭春寒的字意分解
liào
1:(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2:计数;计量;核计。
3:估量;揣度;料想。
4:选择,挑选。
5:安排,料理;管理。
6:小看。
7:丢,撂。
8:敌,对付。
9:隋及唐宋时官吏于俸禄外所津贴的食料、口粮。
10:供人畜食用或为植物提供营养的物品。
11:宗,番。
qiào
1:(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2:同本义。
3:挺拔;直立而高耸。
4:严峻。
5:苛刻,严酷。
6:高超不凡。
7:陡岩,坡度极大的山崖。
chūn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2:同本义。
3:男女情欲。
4:泛指一年。
hán
1:(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同本义。
3:卑微;低微。
4:声音凄凉。
5:凋零;枯萎。
6:恐惧;战栗。
7:特指终止盟约。
8: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9:姓。

料峭春寒,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liào qiào chūn hán)。abcd式组合,料峭春寒意思是:形容初春时节天气寒冷,带有料峭的寒意。常用来描绘早春的冷冽气候。 提醒人们在早春时节注意保暖,体会季节变化的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