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事麇集 zhū shì qún jí

abcd式
拼音zhū shì qún jí
注音ㄓㄨㄕˋㄐㄩㄣㄐㄧˊ
繁体諸事麕集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诸事麇集的解释
形容各种事情集中在一起,通常指事务繁多而杂乱。
出处

1.

清·吴跃人《俏皮话》:“一日诸事麇集,几至调排不开。”

2.

出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其中“诸事麇集”是对事务繁杂的比喻。
寓意
提醒人们在面对繁杂事务时需要有条理地处理,保持冷静。
列子

1.

最近工作上的事情诸事麇集,他感到非常疲惫。

2.

家里装修期间,诸事麇集,让人应接不暇。

3.

开学第一周,学生们面对诸事麇集的作业和活动,感到压力山大。

4.

公司年底的诸事麇集让员工们忙得不可开交。

5.

筹备婚礼时,诸事麇集,新人需要细心安排每一件小事。

诸事麇集的翻译
德语
eine Vielzahl von Angelegenheiten
日语
諸事が集まる
法语
une multitude d'affaires
英语
a multitude of affairs
诸事麇集的字意分解
zhū
1:(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2:众;各。
3:又。
4: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
5:作定语,相当于“其”。
6:表示语气,相当于“啊”。
7:干果。
8:古地名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
9:“之于”的合音。
10:又。
11:又。
12:又。
13:“之乎”的合音。
14:相当于“于”。
shì
1:(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同本义。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职业。
5:事情。
6:事业。
7:事故,事件。
8:典故;故事。
9:情况,情形。
10:侍奉;供奉。
11:做,从事。
12:使用;役使。
13:奉行。
14:治理;办理。
15:任用。
16:件;副。
jūn
1:古地名。
2:春秋时麇国之地,在今湖北省郧县西。
3:春秋时楚邑,在今湖南省岳阳东南。
qún
1:成群。
1:同本义。
2:引申为停留。
3:集合;聚集;收集。
4:依就。
5:至;遭受。
6:成功。
7:召集。
8:
9:和协,安抚。
10:安定。
11:集子,诗文的汇集。
12:集镇,市镇。
13:集部,中国图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把诗文等作品列为集部。
14:中国古州名 。北魏废帝三年(公元554年)改东巴州置。取东北集川水为名,寄治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
15:姓。

诸事麇集,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zhū shì qún jí)。abcd式组合,诸事麇集意思是:形容各种事情集中在一起,通常指事务繁多而杂乱。 提醒人们在面对繁杂事务时需要有条理地处理,保持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