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衡厉色的解释
形容面容严肃,表情严厉的样子。
出处
1.
《汉书·王莽传》:“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2.
出自《史记·魏世家》,原句为“盱衡厉色以视臣”,形容魏文侯的严厉表情。寓意
强调严肃和严厉的表情,常用于需要严肃对待的场合。
列子
1.
老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们不认真听讲,顿时盱衡厉色地看着大家。2.
当小明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时,妈妈盱衡厉色地教训了他。3.
在比赛中,教练看到队员们表现不佳,盱衡厉色地进行指导。4.
当小偷被抓时,警察盱衡厉色地审问他。5.
在公司会议上,老板发现员工没有完成任务,盱衡厉色地批评了他们。6.
今也,骏特俶党之士,丁时未至,~,悍然而为之,志固不遂,且危其身矣。 ★章炳麟《变法箴言》盱衡厉色的翻译
德语
strenger und ernster Blick
日语
厳格で厳しい表情
法语
regard sévère et strict
英语
stern and severe look
盱衡厉色的字意分解
xū
1:睁大眼睛。
2:睁开眼睛向上看;仰望。
3:扩大。
héng
1:(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2: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3:车辕前端的横木。
4:秤杆,秤。
5:衡山的简称 。此山系五岳之一,在今湖南省中东部。
6:水名。衡水的省称。
7:称量。
8:衡量;评定。
9:横。与“纵”相对。
10:平正 。如;衡言(平正之言);衡虚(平正而清虚);衡仪(公平的法则)。
11:,梗塞、不顺。
lì
1:(是“砺”的本字。从厂(hàn),象山崖形,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磨刀石)。
2:同本义。
3:祸患;危险。
4:恶鬼。
5:疠,瘟疫,传染病。
6:河岸,水旁;边。
7:带,衣带的下垂部分。
8:(lài)。恶疮。
9:磨,磨快。
10:砥砺,磨练。
11:振奋。
12:激励,勉励。
13:连衣涉水。
14:策,鞭打。
15:警惕。
16:疾飞。
17:害;虐害;损害。
18:得传染病。
19:变为恶鬼。
20:严厉(威严不随和)。
21:猛烈。
22:恶,凶恶。
23:危险。
24:味道浓烈。
25:姓。
sè
1:(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同本义。
3:又。
4:颜色。
5: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7:履历,古称“脚色”,省称“色”。
8:物质(多指金银)的成分。
9:兆气,即古人烧灼龟甲占卜时甲上裂纹所呈现的征兆。
10:风景;景观。
11:天色。
12:生气;变脸。
13:惊惧。
shǎi

盱衡厉色,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xū héng lì sè)。abcd式组合,盱衡厉色意思是:形容面容严肃,表情严厉的样子。 强调严肃和严厉的表情,常用于需要严肃对待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