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乎异端的解释
形容对异端邪说的攻击和批判。
出处
1.
既是儒流,读圣贤之书,焉有~之理。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四回2.
出自《论语·为政篇》,原文为“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寓意
强调对错误观点进行批判和纠正的重要性,倡导理性思考和求真精神。
列子
1.
在哲学讨论会上,他对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攻乎异端的批判。2.
面对网络上的谣言,小王决定用事实进行攻乎异端的反驳。3.
在科学研究中,攻乎异端是保证研究成果准确性的重要步骤。4.
当听到一些不实的传言时,她总是会进行攻乎异端的澄清。5.
在学术辩论中,他以攻乎异端的态度捍卫了自己的观点。6.
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约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归之正义。”攻乎异端的翻译
德语
Ketzer angreifen
日语
異端を攻撃する
法语
attaquer l'hérésie
英语
attack heresy
攻乎异端的字意分解
gōng
1:(形声。从攴(pū),工声。本义:进攻,攻打)。
2:同本义(与“守”相对)。
3:指责。
4: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
5:致力研究,专心从事。
6:治理,加工。
7:器物精好坚利。
8:功绩。
hū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
2:同本义。
3:表示疑问或反诘。
4:相当于“吗”。
5: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6: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7:表示推测语气。
8: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9:表示商榷语气。
10:表示肯定语气。
11: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2:于;从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3:于;在 。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14:于;从 。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地点。
15:于;因为;由于;在于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16:于;按照;根据 。介绍动作、行为遵循的准则。
17:于,对。引进动作产生的对象。
18:用在形容词后面,单独不能翻译。
yì
1:(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2:同本义。
3:不同。
4:其他,别的。
5:护翼。
6:区别;分开。
7:觉得奇怪;诧异。
8:恭敬。
9:辅助。
10:怪异不祥之事;灾异。
11:指特殊本领、才能。
duān
1:(形声。从立,耑(duān)声。本义:站得直)。
2:同本义。
3:端正。引申为正直。
4: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
5:首;顶端。
6:头绪。
7:事由;原委。
8:周代礼服。
9:办法。
10:究竟;到底。

攻乎异端,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gōng hū yì duān)。abcd式组合,攻乎异端意思是:形容对异端邪说的攻击和批判。 强调对错误观点进行批判和纠正的重要性,倡导理性思考和求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