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备贤者 zé bèi xián zhě

abac式
拼音zé bèi xián zhě
注音ㄗㄜˊㄅㄟˋㄒㄧㄢˊㄓㄜˇ
繁体責備賢者
感情贬义
近义词
  • 诬蔑贤良
  • 冤枉好人
  • 无辜受害
反义词
  • 表彰贤者
  • 赞扬有德
  • 褒奖功臣
责备贤者的解释
指责备有德行或有才干的人,通常用来说明对贤者的不公正对待或误解。
出处
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寓意
提醒人们要公正对待有德行的人,避免因误解或偏见而冤枉好人。
列子

1.

在讨论中,他被责备贤者,实际上他只是提出了一种不同的观点。

2.

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他被责备贤者,导致他在团队中的地位下降。

3.

她在项目中尽心尽力,却被责备贤者,感到非常委屈。

4.

他因为坚持原则而被责备贤者,但最终他的坚持得到了认可。

5.

在家庭聚会上,他因为一句无心之言被责备贤者,引起了不必要的误会。

6.

你在~,让人难以接受

责备贤者的翻译
德语
die Tugendhaften beschuldigen
日语
賢者を責める
法语
accuser les vertueux
英语
blame the virtuous
责备贤者的字意分解
1:(形声。小篆字形。从贝,朿(cì)声。(zhài)本义:债款,债务)。
2:索取(财物)。
3:责备。
4:惩罚。
5:诘问。
6:责令;要求。
7:责任,差使。
zhài
1:欠别人的财物
bèi
1:(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2:同本义。
3:完备;齐备。
4:疲乏;困顿。
5:准备;预备。
6:防备;戒备。
7:储备。
8:提供或装备。
9:凑数;充数。
10:设备;设施。
11:又。
12:全部;完全;尽。
xián
1:(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
2:有德行;多才能。
3:对人的敬称。
4:良,美善。
5:艰难;劳苦。
6:有才德的人;人才。
7:人的贤能。
8:胜过,超过。
9:尊重;崇尚。
zhě
1:(《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2:同本义。
3:用在形容词、动词、动词词组或主谓词组之后,组成“者”字结构,用以指代人、事、物。
4:指代人。
5:指代事或物。
6:用在数词之后,指代上文所说的几种人或几件事。
7:用在表时间的名词后面,表示停顿。
8: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9:用于名词之后,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断。
10:用在句末表示语气完毕。
11:用在句末,与疑问词相配合表示疑问。
12:表示祈使语气。
13:表示商榷。
14: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
15:“者也”两个语气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语气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也”在这里强调了肯定的语气。
16:轻狂。
17:虚假,不老实。
18:(zhū)。众多。
19:假借,借口。

责备贤者,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é bèi xián zhě)。abac式组合,责备贤者意思是:指责备有德行或有才干的人,通常用来说明对贤者的不公正对待或误解。 提醒人们要公正对待有德行的人,避免因误解或偏见而冤枉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