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地圣人 fú dì shèng rén

abcd式
拼音fú dì shèng rén
注音ㄈㄨˊㄉㄧˋㄕㄥˋㄖㄣˊ
繁体伏地聖人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伏地圣人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精神,象征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出处
出自《论语·述而》,原文为'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世用'伏地圣人'来形容这种精神。
寓意
强调在逆境中保持高尚品德和坚韧精神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列子

1.

尽管生活艰难,他依然保持乐观,真是伏地圣人。

2.

面对困境,她始终保持高尚的品德,堪称伏地圣人。

3.

在贫困中,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真是一位伏地圣人。

4.

即使遭遇挫折,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真是伏地圣人。

5.

在困苦中,他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真是伏地圣人。

伏地圣人的翻译
德语
Heiliger in der Not
日语
困難の中の聖人
法语
saint dans l'adversité
英语
saint in adversity
伏地圣人的字意分解
1:(会意。从人,从犬。意思是:人如狗那样地匍伏着。本义:俯伏;趴下)。
2:同本义。
3: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4:潜藏;埋伏。
5:屈服,顺从。承认罪行或失败。
6:佩服,信服。
7:从事。
8:保持。
9:伏天;伏日。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的一段时间,分为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相当于阳历七月中旬至八月下旬。
10:电势差和电压单位“伏特”的简称。
11:居处。
de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7:路程;面积。
8:言语和行动可以回旋的地方。
shèng
1:(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2:同本义。
3:聪明;才智胜人。
4:神圣的。封建时代称颂帝王或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之词。亦为宗教圣徒对所崇拜事物的尊称。
5:圣人。指儒家所称道德智能极高超的理想人物。
6:古之王天下者。亦为对于帝王或太后的极称。
rén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7:伴侣。
8:果仁
9:仁爱。
10: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伏地圣人,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fú dì shèng rén)。abcd式组合,伏地圣人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精神,象征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 强调在逆境中保持高尚品德和坚韧精神的重要性,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