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而为一 hé ér wéi yī

abac式
拼音hé ér wéi yī
注音ㄍㄜˇㄦˊㄨㄟˊㄧ
繁体閤而爲一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合而为一的解释
形容把不同的事物或意见合并成为一个整体,强调团结和统一。
出处

1.

《史记·春申君列传》:“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

2.

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后演变为'合而为一'。
寓意
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倡导通过融合不同的意见和力量,实现更大的目标。
列子

1.

大家经过讨论,决定将几个方案合而为一,形成一个更完善的计划。

2.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团队成员们将各自的想法合而为一,共同努力。

3.

为了家庭和睦,夫妻二人决定将意见合而为一,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4.

为了举办一个成功的活动,组织者们将不同的建议合而为一,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5.

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几个小组将各自的研究成果合而为一,推动了项目的进展。

6.

学者能集众长~,若易牙以五味调和,则为全味矣。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三卷

合而为一的翻译
德语
vereinigen zu einem
日语
一つにまとめる
法语
unir en un seul
英语
unite into one
合而为一的字意分解
1:容量单位, 市制十合为一升。
1:(会意。从亼(jí),三面合闭,从口。本义:闭合,合拢)。
2:同本义。
3:引申为开合之称。
4:会聚,聚合。
5:适合。
6:匹配;配偶。
7:和睦,和谐,融洽。
8:盒子
9:与;向。
10:姓。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1:(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同本义。
3:序数的第一位。
4: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全;满。
7:统一。
8:专一。
9:都,一概。
10:一经。

合而为一,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é ér wéi yī)。abac式组合,合而为一意思是:形容把不同的事物或意见合并成为一个整体,强调团结和统一。 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倡导通过融合不同的意见和力量,实现更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