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之士的解释
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常用于形容那些有理想和追求的人。
出处
1.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2.
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有志之士,思为国效力。'寓意
鼓励人们有理想和追求,强调志向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是一个有志之士,立志要改变自己的命运。2.
在创业路上,他始终是一位有志之士,坚持不懈。3.
作为一名有志之士,她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4.
有志之士们聚在一起,讨论如何推动科技进步。5.
他虽然出身贫寒,但作为有志之士,努力学习,最终考上名校。6.
此洪君是广东~,与弟莫逆交,都不用客气。 ★清·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第五回有志之士的翻译
德语
ein ehrgeiziger Mensch
日语
志ある人
法语
un homme ambitieux
英语
man of ambition
有志之士的字意分解
yǒu
1:(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同本义。
3:存在。
4:取得,获得,占有。
5:相当于“或”。或许。
6: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yòu
1:
zhì
1:(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同本义。
3:心情。
4:神志。
5:旗帜。
6:皮肤上生的班痕
7:有志;立志;专心。
8:记着。
9:向慕。
10:记载,记录。
11:叙述。
12:(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13:同本义。
14:记录。
15:做记号。
16:又。
17:标记;记号。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shì
1:(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同本义。
3:将领。
4:兵士;武士。
5: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6: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7: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8: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
9: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10:知识分子的通称。
11: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12: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13: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
14:作官

有志之士,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yǒu zhì zhī shì)。abcd式组合,有志之士意思是:指有志向、有抱负的人,常用于形容那些有理想和追求的人。 鼓励人们有理想和追求,强调志向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