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马寒蝉的解释
形容环境凄凉、寒冷,常用来描写萧条的景象。
出处
1.
《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2.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仗马寒蝉泣,秋风动客情。'寓意
提醒人们注意环境的变化,体会其中的孤寂与凄凉。
列子
1.
冬日里,公园里空无一人,显得有些仗马寒蝉。2.
他独自一人走在荒野中,周围的景象让他感到一种仗马寒蝉的凄凉。3.
听到这个消息后,原本热闹的聚会变得有些仗马寒蝉。4.
在那个萧条的年代,街头巷尾都是一种仗马寒蝉的感觉。5.
离开家乡多年,再次回来时,熟悉的地方已是仗马寒蝉。6.
一般~,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未免好恶倒置,令人不解。 ★《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三十回仗马寒蝉的翻译
德语
öde und kalt
日语
荒涼で寒々しい
法语
désert et froid
英语
desolate and cold
仗马寒蝉的字意分解
zhàng
1:(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
2:同本义。
3:依靠,依赖。
4: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
5:仪仗队。
mǎ
1:(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3:“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4:驾着马。
5:姓。
hán
1:(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同本义。
3:卑微;低微。
4:声音凄凉。
5:凋零;枯萎。
6:恐惧;战栗。
7:特指终止盟约。
8: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9:姓。
chán
1:(形声。从虫,单声。本义:一种昆虫。也称“知了”)。
2:同本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属。
3:连续不断。

仗马寒蝉,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zhàng mǎ hán chán)。abcd式组合,仗马寒蝉意思是:形容环境凄凉、寒冷,常用来描写萧条的景象。 提醒人们注意环境的变化,体会其中的孤寂与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