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不可为 jí bù kě wéi

abcd式
拼音jí bù kě wéi
注音ㄐㄧˊㄅㄨˋㄎㄜˋㄨㄟˊ
繁体疾不可爲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疾不可为的解释
形容病情严重,无法医治或情况紧急,无法挽救。
出处

1.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2.

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原指疾病无法医治,后引申为情况紧急,无法挽救。
寓意
提醒人们面对某些无法改变的困境时,需要接受现实并寻找其他出路。
列子

1.

医生告诉家属,病人的情况已经疾不可为,只能做好心理准备。

2.

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救援人员感到疾不可为,只能尽力减少损失。

3.

公司濒临破产,管理层觉得疾不可为,只能考虑重组方案。

4.

看到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家长感到疾不可为,只能寻求专业帮助。

5.

在比赛的最后时刻,球队落后太多,教练觉得疾不可为,只能寄希望于奇迹。

6.

巧娘曰:“~,魂已离舍。”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

疾不可为的翻译
德语
unheilbar
日语
手遅れ
法语
incurable
英语
beyond cure
疾不可为的字意分解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大(人),从矢,字形象人腋下中箭。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受兵伤。泛指疾病)。
2:轻微的叫疾。
3:泛指病。
4:疫疠;发生疫疠。
5:痛苦;忧患。
6:缺点,毛病,瑕疵。
7:快速;急速。
8:敏捷;轻快。
9:急剧而猛烈。
10:强大,宏大。
11:患病,生一般的病。
12:厌恶;憎恨。
13:嫌怨。
14:妒忌。
15:忧虑。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7: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1:(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①本义:唱 ②引申义:许可)。
2:许可;同意;准许。
3:能够;可以。
4:值得,堪。
5:相称;适合。
6:应当,应该。
7:病痊愈。
8:善,好。
9:合意,认为正确,是;对。
10:适当。
11:满的。
12:可是;却。
13:大约、近似。
14:表示程度。
15:无义。语助词。
16:表被动的助动词。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疾不可为,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jí bù kě wéi)。abcd式组合,疾不可为意思是:形容病情严重,无法医治或情况紧急,无法挽救。 提醒人们面对某些无法改变的困境时,需要接受现实并寻找其他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