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倒海 pái shān dǎo hǎi

abac式
拼音pái shān dǎo hǎi
注音ㄆㄞˊㄕㄢㄉㄠˋㄏㄞˇ
繁体排山倒海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排山倒海的解释
形容力量强大或声势浩大,如同可以推开山、倒翻海一般。
出处

1.

《资治通鉴·齐纪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宋·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2.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关公曰:'吾于路上得一锦囊,内有二书,早晚欲拆视之。'云长曰:'待我看来。'遂将锦囊拆开,取书观之。书曰:'欲破曹操,须用火攻;若能如此,则可排山倒海。''
寓意
强调力量的强大和不可阻挡,鼓励人们以强大的决心和力量去实现目标。
列子

1.

小男孩用力推着小车,排山倒海地向前冲去。

2.

他用排山倒海的气势完成了所有的工作任务。

3.

听到这个消息后,朋友们排山倒海地涌来祝贺。

4.

这场暴风雨来势汹汹,排山倒海般地席卷了整个城市。

5.

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出排山倒海的力量,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6.

这种~的巨潮,是任何顽固势力所不能抵挡得住的。 ★邹韬奋《抗战以来·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

排山倒海的翻译
德语
überwältigend
日语
圧倒的
法语
irrésistible
英语
overwhelming
排山倒海的字意分解
pái
1:(形声。从手,非声。本义:推挤,推开)。
2:同本义。
3:排斥;排挤。
4:疏通;排解。
5:安排;准备。
6:排列;编次。
7:斥责,数落。
8:古代的演员。也作“俳”。
9:依次,一个接一个。
pǎi
1:
shān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7:姓。
dǎo
1:(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同本义。
3:失败,败落。
4:坍塌;垮台。
5: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dào
1:上下、前后颠倒。
2:向相反方向移动。
3: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4: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hǎi
1:(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3:海水。
4: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5: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6:大口,大嘴巴。
7:很多的。

排山倒海,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pái shān dǎo hǎi)。abac式组合,排山倒海意思是:形容力量强大或声势浩大,如同可以推开山、倒翻海一般。 强调力量的强大和不可阻挡,鼓励人们以强大的决心和力量去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