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緌之徒的解释
指那些佩戴着缨緌的侍从或随从人员,常用来指随从或仆役。
出处
1.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緌之徒,绅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2.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缨緌之徒,无戮于 Diagnostics。'寓意
强调随从人员的身份和职责,体现古代社会中的等级制度。
列子
1.
在古代宴会上,缨緌之徒忙碌地为客人服务。2.
大户人家出行时,缨緌之徒跟随在后,照顾主人的需求。3.
在戏剧中,缨緌之徒常常扮演忠心耿耿的角色。4.
古代官员出巡时,缨緌之徒负责维护秩序。5.
在历史小说中,缨緌之徒常常是故事的配角。缨緌之徒的翻译
德语
Bedienstete mit Quasten
日语
房飾の従者
法语
suivants avec des glands
英语
attendants with tassels
缨緌之徒的字意分解
yīng
1:(形声。从糸,婴声。本义:系在脖子上的帽带)。
2:同本义。
3:套马的革带,驾车用。引申指绳索。
4:缠绕、系牵
ruí
1:缨子。
2:古代冠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
3:似缨饰的下垂物。
4:系结。
5:继续。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tú
1:(形声。从辵(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2: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3: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4:服徭役的人。
5:门徒,弟子。
6:奴仆。
7:独,仅仅。
8:徒然,枉然。
9:姓。

缨緌之徒,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yīng yī zhī tú)。abcd式组合,缨緌之徒意思是:指那些佩戴着缨緌的侍从或随从人员,常用来指随从或仆役。 强调随从人员的身份和职责,体现古代社会中的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