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而立的解释
形容一个人站在墙壁前,常用来比喻一种孤立无援或无路可退的境地。
出处
1.
《书·周官》:“不学墙面”孔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论语·阳货》:“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2.
出自《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公曰:'某非为妻子而来,乃为国家社稷也。今既到此,欲与兄长痛饮一番,然后墙面而立,决一死战!''寓意
强调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勇气和决心。
列子
1.
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他墙面而立,准备决一死战。2.
在比赛的最后关头,他墙面而立,展现出不屈的精神。3.
在困境中,他墙面而立,寻找突破的契机。4.
面对公司的财务危机,他墙面而立,决定孤注一掷。5.
在家庭的矛盾中,她墙面而立,努力寻求解决方案。6.
若使~,沐猴而冠,吾所不取。 ★南朝·梁·简文帝《诫当阳公大心书》墙面而立的翻译
德语
gegen die Wand stehen
日语
壁に背を向ける
法语
se tenir contre le mur
英语
stand against the wall
墙面而立的字意分解
qiáng
1:(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同本义。
3:门屏。
miàn
1:(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2:同本义。
3:外表;表面。
4:部位;方面。
5: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
6:当面。
7:朝向;面对;面向。
8:见面。
9:勉励。
10:面向。
11:背向。
12:面粉,小麦精细地磨成的粉。
ér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9:你;你的。
10:这样,此。
11: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12: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13: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14: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15:如,好象。
néng
1:
2:才能。
3:能够。
lì
1:(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同本义。
3: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4:设置;设立。
5:确定;决定。
6:存在;生存。
7:立身;立足。
8:登位,即位。
9:又。
10:又。
11:扶立;确定某种地位。
12:临,到。
13:进食。
14:爵次、位次。
15:立时;立刻。

墙面而立,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qiáng miàn ér lì)。abac式组合,墙面而立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站在墙壁前,常用来比喻一种孤立无援或无路可退的境地。 强调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