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风声 shù zhī fēng shēng

abac式
拼音shù zhī fēng shēng
注音ㄕㄨˋㄓㄈㄥˋㄕㄥ
繁体樹之風聲
感情中性
近义词
反义词
  • 鸦雀无声
  • 寂静无声
  • 死寂一片
树之风声的解释
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常用来描绘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出处

1.

《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2.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诗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虽然原诗中没有直接提到树之风声,但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树之风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寓意
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列子

1.

傍晚时分,窗外传来树之风声,让人感到格外宁静。

2.

我们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享受着树之风声带来的惬意。

3.

在山间小路上,树之风声伴随着我们的脚步声。

4.

夜晚,树之风声仿佛在为我唱着催眠曲。

5.

秋天的午后,树之风声和落叶声交织成一首自然的交响曲。

6.

天眷有属,后德惟明。君临万宇,昭事百灵。濯以江汉,~。 ★《隋书·音乐志下》

树之风声的翻译
德语
das Rauschen des Windes in den Bäumen
日语
木の風の音
法语
le bruit du vent dans les arbres
英语
the sound of the wind in the trees
树之风声的字意分解
shù
1:(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2:同本义。
3:种植。
4:竖起或建起;树立。
5:培植;培养。
6:树木。
7:姓。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fēng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7:男女间的情爱。
8:刮风;起风。
9:走逸。
10:嬉戏。
11:癫狂。
12:(fán)。大凡,大概。
13:姓。
fěng
1:讽刺;委婉劝告
fèng
1:比喻感化。
shēng
1:(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2:同本义。
3:音乐;诗歌。
4:声望,声名(名声)。
5:口信;消息;传说。
6:声威;声势。
7:言语,口音。
8:声称,宣扬。
9:听。
10: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

树之风声,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shù zhī fēng shēng)。abac式组合,树之风声意思是: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常用来描绘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 表达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享受自然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