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国残民 dù guó cán mín

abac式
拼音dù guó cán mín
注音ㄉㄨˋㄍㄨㄛˊㄘㄢˊㄇㄧㄣˊ
繁体衏國殘民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蠹国残民的解释
形容祸国殃民,残害百姓,败坏国家的行为。
出处

1.

宋·苏轼《张诚一责授左武卫将军制》:“乃者奸言诐行,蠹国残民之状,论者纷然,方议其罪,而悖德隐恶,达于朕听,考实其状,至不忍言。”

2.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为“秦始皇任用赵高,蠹国残民,终致秦亡。”
寓意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抵制那些危害国家和人民的行为,强调责任与正义。
列子

1.

这个企业为了牟利,不惜破坏环境,真是蠹国残民。

2.

他为了个人利益,做出蠹国残民的行径,令人痛心。

3.

历史上那些蠹国残民的官员,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4.

小说中的反派角色以蠹国残民的行为为乐,令人厌恶。

5.

贪官污吏的行为无异于蠹国残民,应当受到严惩。

蠹国残民的翻译
德语
das Land und sein Volk schädigen
日语
国を害し民を虐げる
法语
nuire au pays et à son peuple
英语
harm the country and its people
蠹国残民的字意分解
1:(形声。本义:蛀虫)。
2:同本义。
3:引申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或事。
4:蛀蚀。
guó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7:地方。
8:家乡。
9:姓。
cán
1:(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2:同本义。
3:毁坏;破坏。
4:凋谢。
5:凶恶;狠毒。
6:残缺,残废。
7:剩余;残余,残存。
8:也指凶暴的人,暴虐无道的人。
mín
1:(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2:同本义。
3:泛指人。
4:民间的。

蠹国残民,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dù guó cán mín)。abac式组合,蠹国残民意思是:形容祸国殃民,残害百姓,败坏国家的行为。 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抵制那些危害国家和人民的行为,强调责任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