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称之息 bèi chēng zhī xī

abac式
拼音bèi chēng zhī xī
注音ㄅㄟˋㄔㄣˋㄓㄒㄧ
繁体倍稱之息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倍称之息的解释
指因利息过高而使本金翻倍的现象,常用来形容高利贷的危害。
出处

1.

《汉书·食货志》:“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2.

出自《汉书·食货志》,原文为'有倍称之息',描述当时高利贷的情况。
寓意
警示人们要远离高利贷,避免因高额利息而陷入财务困境。
列子

1.

小王因为借了高利贷,结果陷入了倍称之息的困境。

2.

老李告诫年轻人不要轻易借高利贷,以免陷入倍称之息的泥潭。

3.

小说中主人公因为倍称之息而生活陷入绝境。

4.

倍称之息让许多家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5.

电影里,主角因为无法偿还倍称之息,最终选择了逃离。

6.

昔日富豪以~,折夺良家子女,人无敢言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大》

倍称之息的翻译
德语
Wucherzins
日语
高利貸
法语
intérêt usuraire
英语
usurious interest
倍称之息的字意分解
bèi
1:(形声。从人,(tǒu)声。本义:通“背”。反;背向)。
2:同本义。
3:背弃;背叛
4:违反;违背。
5:加倍,照原数等加。
6:背诵。
7:倍数。
chèn
1:符合,相当。
chēng
1:(形声。从禾,爯(chēng)声。(chèng)本义: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秤”。又指称量)。
2:测定重量。
3:叫做;称呼;号称;把…说成。
4:述说;声称。
5:举起。
6:称赞,赞扬。
7:举事,领兵造反。
8:举荐。
chèng
1:(称为“稱”的简化字) 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1:(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2:同本义。
3:叹气。
4:停止,停息。
5:休息。
6:滋息;生长。
7:平息。
8:消除。
9:熄灭;消失。
10: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
11:利息,利钱。
12:消息。
13:亲生子女。
14:春秋时诸侯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息县北。
15:姓。

倍称之息,生僻汉语成语,读音是(bèi chēng zhī xī)。abac式组合,倍称之息意思是:指因利息过高而使本金翻倍的现象,常用来形容高利贷的危害。 警示人们要远离高利贷,避免因高额利息而陷入财务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