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顿开的解释
形容突然开窍,明白了某件事情或解决了某个问题,豁然开朗的感觉。
出处
1.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2.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阮光禄在剡,曾有好竹,欲使人赏之,常陈筵待客。客至,辄令醉,使不出其门。有一人,茅塞顿开,醉后得观其竹。'寓意
表达了在困惑或迷茫中突然获得顿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的喜悦。
列子
1.
听了老师的讲解,他茅塞顿开,终于明白了这道难题的解法。2.
读完这本书后,我茅塞顿开,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3.
朋友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原来问题出在哪里。4.
经过一番思考,他茅塞顿开,想出了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5.
在旅途中看到壮丽的风景,我茅塞顿开,决定改变生活方式。6.
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茅塞顿开的翻译
德语
plötzlich verstehen
日语
豁然と理解する
法语
soudainement comprendre
英语
suddenly see the light
茅塞顿开的字意分解
máo
1:(形声。从艸,矛声。本义:草名。即白茅,俗称茅草)。
2:同本义。
3:竿顶用旄牛尾做装饰的旗帜。
4:姓。
sāi
1:(会意兼形声。从土,塞(xià)声。塞同罅,空隙之义。本义:阻隔;堵住)。
2:同本义。
3:填塞;充满。
4:遏止,禁止。
5:补救;抵偿。
6:搪塞;应付。
7:困窘,时运不通。
8:诚实。
sài
1:险要之处;要塞,边塞。
2:边境。
3: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
4:构筑要塞。
5:酬神。
sè
1: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
dú
1:——“冒顿”(Mòdú):汉匈奴族的单于(chán yú)。
dùn
1:(形声。从页(xié),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2:同本义。
3: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
4:倒下,跌倒。
5:舍弃;废弃。
6:劳累疲弊。
7: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
8:立刻。
kāi
1:(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同本义。
3:打开,开启。
4:引申为开放;舒放。
5: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6:摆开。
7:开掘;开通。
8:教导,启发。
9:开拓,扩展。
10:戏剧开场角色的说白。
11:分离,分开。
12:又如:开交(分开;解决)。
13:放晴。
14:姓。

茅塞顿开,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máo sè dùn kāi)。abcd式组合,茅塞顿开意思是:形容突然开窍,明白了某件事情或解决了某个问题,豁然开朗的感觉。 表达了在困惑或迷茫中突然获得顿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