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孙孝子 cí sūn xiào zǐ

abac式
拼音cí sūn xiào zǐ
注音ㄘˊㄙㄨㄣㄒㄧㄠˋㄗˋ
繁体慈孫孝子
感情褒义
近义词
反义词
慈孙孝子的解释
形容子孙对长辈的孝顺和长辈对子孙的慈爱,体现家庭和睦、代际和谐的美好关系。
出处

1.

《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2.

出自《孟子·离娄下》中的“慈父不能爱其子,孝子不能报其亲”,后演变为成语。
寓意
强调家庭和谐与代际关爱,倡导孝道和慈爱。
列子

1.

在重阳节,社区组织了一次活动,许多慈孙孝子都来参加。

2.

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孙女的成长,总是慈孙孝子般地感到欣慰。

3.

他是一个典型的慈孙孝子,总是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的父母。

4.

家庭聚会上,慈孙孝子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感到温馨。

5.

在传统节日里,许多家庭都体现出慈孙孝子的美好关系。

6.

朕疏郡县以君诸臣之母,欲以称~之心。 ★宋·王安石《祖母诰》

慈孙孝子的翻译
德语
gütige Großeltern und pflichtbewusste Kinder
日语
慈しむ孫と孝行な子
法语
grands-parents bienveillants et enfants pieux
英语
kind grandparents and filial children
慈孙孝子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心,兹声。本义:慈爱)。
2:同本义。
3:对父母孝敬奉养。
sūn
1:(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2:同本义。
3:跟孙子同辈的同性或异性亲属。
4:泛指后代子孙。
5:脉络的细小分支。
6:再生或孳生的植物。
7:姓。
xiào
1:(形声。从老省,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2:同本义。
3:祭,祭祀 。向神或祖先供财物以示感激。
4:能继先人之志。
5:居丧。
6:丧服,孝服 。象征悲恸的白色稀纱衣服(尤指中国)或黑色服装、黑纱或黑色标志(尤指西方各民族)。
7:又指办丧事仪式。
8:居丧的人。
9:姓。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7:系另一人或一个共同世系的后裔;后代。
8:人的通称。
9: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
10:中国古代对男子的通称。
11:古人对自己老师的称呼。
12:地支的第一位。
13: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14:用以纪月,即农历十一月。
15:用以纪日。
16:用以纪时,即夜半十一时至一时。
17:子夜。
18:专指女儿。
19:加在姓氏或数词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20:小。
21:幼小。
22:爱;尤指像对子女一样地爱护。
23:收养为子。
24:结果实。
25:尽儿女之道;善事父母。
26:表示限制,相当于“只”。
27:相当于“虽然”。
28:你——尊称对方,通常为男性。
29:姓。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慈孙孝子,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cí sūn xiào zǐ)。abac式组合,慈孙孝子意思是:形容子孙对长辈的孝顺和长辈对子孙的慈爱,体现家庭和睦、代际和谐的美好关系。 强调家庭和谐与代际关爱,倡导孝道和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