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乱信 hú wèi luàn xìn

abcd式
拼音hú wèi luàn xìn
注音ㄏㄨˊㄨㄟˊㄌㄨㄢˋㄒㄧㄣˋ
繁体鬍爲亂信
感情贬义
近义词
反义词
胡为乱信的解释
形容毫无根据地胡乱猜测或轻信谣言。
出处

1.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向后来,再不可胡为乱信,望你把三教归一:也敬僧,也敬道,也养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2.

出自《庄子·齐物论》,原文为“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意为“为何如此慌张,想要到哪里去”,后演变为“胡为乱信”。
寓意
提醒人们要理性思考,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因盲目而导致的误解和损失。
列子

1.

听到街头的小道消息,他胡为乱信,结果错过了重要的约会。

2.

她因为胡为乱信朋友的传言,和同学闹了矛盾。

3.

他总是胡为乱信网上的谣言,导致自己常常陷入困境。

4.

因为胡为乱信广告宣传,他买了一堆没用的产品。

5.

她因为胡为乱信流言蜚语,对亲人产生了误会。

胡为乱信的翻译
德语
Gerüchten blind glauben
日语
無責任に噂を信じる
法语
croire aveuglément aux rumeurs
英语
blindly believe in rumors
胡为乱信的字意分解
1:(形声。从肉,古声。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2: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
3: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为胡。
4:古国名 。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5:怎样;何。
6:为什么;何。
7:黑。
8:胡须。
9:见“胡同”(hútong)“衚”。
wéi
1:(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制作;创作。
4:治理。
5:变成,成为。
6:是。
7:学习,研究。
8:种植;营作。
9:使。
10:以为;认为。
11:被 ——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2:于,在 ——表示时间或处所。
13:和 ——表示并列关系。
14:则,就 ——表示承接关系。
15:如,若 ——表示假设关系。
16:或,抑 ——表示选择关系。
17:的,之 ——用于名词性偏正结构中。
18:宾语前置的标志。
19: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20:姓。
wèi
1:(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帮助;佑助。
3:言说;告诉。
4:因为,由于。
5:替,给。
6:为了。
7:表示动作行为所向,可译为“向”、“对”、“朝”。
luàn
1:(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2:同本义。
3:治理。
4:扰乱;打乱;使乱。
5:淫乱,玩弄。
6:败坏;破坏。
7:为丧事奔忙。
8:烦乱。
9:横渡。
10:昏乱;迷乱。
11:混乱;无秩序。
12:混杂,杂。
13:随意,随便;任意。
14:叛乱;动乱;不安定。
15:又。
16:又。
17:淫乱的事,男女胡乱的性交。
18:危害;祸乱。
19:乐章的尾声叫做乱 。辞赋里用在篇末,总括全篇思想内容的文字也叫乱。
xìn
1:(会意。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本义:真心诚意)。
2:同本义。
3:真实,不虚伪。
4:相信;信任。
5:守信用。
6:住宿两夜。
7:证实;应验。
8:知晓。
9:信约;盟约。
10:符契;凭证。
11: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12:音讯。
13:书信,信件(晚起义。先秦两汉的书信又用“书”字表示)。
14:放任;随便。
15:果真,的确。
16:姓。

胡为乱信,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hú wèi luàn xìn)。abcd式组合,胡为乱信意思是:形容毫无根据地胡乱猜测或轻信谣言。 提醒人们要理性思考,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因盲目而导致的误解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