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墙之变的解释
指家庭内部发生的变故或矛盾,特指兄弟之间或亲属之间的争斗。
出处
1.
《金史·后妃传·熙宗悼平皇后》:“海陵本怀觊觎,因之疑畏愈甚,萧墙之变,从此萌生矣。”2.
出自《左传·宣公四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于是献玉者惭而退。子罕之不贪,国人皆称之。子罕卒,子荡杀其大夫华元及乐惧,宋国大乱,谓之“萧墙之变”。'寓意
提醒人们家庭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列子
1.
他俩兄弟因为遗产分配问题发生了萧墙之变,弄得一家人不得安宁。2.
家庭内部的矛盾不断升级,最终导致了萧墙之变。3.
没想到一场小小的误会,竟然演变成了一场萧墙之变。4.
他们原本是亲密无间的兄弟,没想到最后却因为利益问题发生了萧墙之变。5.
为了避免萧墙之变,父母决定将遗产平均分配给几个孩子。萧墙之变的翻译
德语
Familienzwist
日语
家庭内乱
法语
conflit familial
英语
family strife
萧墙之变的字意分解
xiāo
1:(形声。从艸,肃声。本义:艾蒿)。
2:同本义。
3:古国名 。春秋时宋的附庸,灭于楚。地在今安徽省萧县西北。
4:县名 。在安徽省北端,东邻江苏省,西接河南省。秦置县。
5:
6:萧条,冷落;荒凉。
7:稀疏。
8:(sù)。恭敬;严肃。
9:洒脱。
10:姓。
qiáng
1:(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同本义。
3:门屏。
zhī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7: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8:的。
9: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10: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biàn
1:(形声。从攴(pū),孌(luán)声。本义:变化,改变)。
2:同本义。
3:变通。
4:发动事变。
5: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6: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萧墙之变,一般汉语成语,读音是(xiāo qiáng zhī biàn)。abcc式组合,萧墙之变意思是:指家庭内部发生的变故或矛盾,特指兄弟之间或亲属之间的争斗。 提醒人们家庭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