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问俗的解释
比喻到一个新的环境或地方,要先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
出处
1.
《解放日报》1944.4.5:“我们要吸收群众的经验,一定要‘入乡问俗’。”2.
出自《论语·微子》,原文是'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后世引申为入乡随俗的道理。寓意
强调尊重和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倡导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列子
1.
小李第一次出国旅行,入乡问俗,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习惯。2.
张老师到新学校任教,入乡问俗,很快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3.
小王到朋友家做客,入乡问俗,按照朋友家的规矩行事。4.
新员工入职时,入乡问俗,了解公司的文化和规章制度。5.
游客们来到少数民族地区,入乡问俗,尊重并参与当地的风俗活动。入乡问俗的翻译
德语
In Rom tu, was die Römer tun
日语
郷に入っては郷に従え
法语
À Rome, fais comme les Romains
英语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入乡问俗的字意分解
rù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2:同本义。
3:参加, 加入。
4:交、交纳。
5:接纳;采纳。
6:与…相适应。
7: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
8:到达。
9:侵入。
10:占据。
11:收入,进项。
12:古汉语声调之一——见“入声”。
xiāng
1:(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2:“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3:乡村,城市外的区域。
4:家乡,故乡。在客地称原籍为乡。
5:地方;处所。
6:用作动词,读xiàng
7:姓。
wèn
1:(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
2:同本义。
3:访问。
4:责问。
5:问候;慰问。
6:过问。
7:审案,审讯。
8:追究。
9:寻访。
10:告诉。
11:周代诸侯国间的一种相互访问的礼节。
12:指书信。
13:权威性的命令,常由上级向下级发布。
14:声誉。
sú
1:(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2: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3:佛教称尘世间为俗,与出家相对。
4:一般人;百姓。
5:平凡;普通;一般。
6:庸俗,不雅,缺乏修养的。
7:世俗。
8:通俗,流行。
9:从其习俗。
10:厌烦,腻味。

入乡问俗,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rù xiāng wèn sú)。abcd式组合,入乡问俗意思是:比喻到一个新的环境或地方,要先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 强调尊重和适应新环境的重要性,倡导开放和包容的态度。